第十三節 守望圓山(2 / 2)

書院的名譽院長就是穀永寧,院長是葉適,文史科的教官是趙師秀和翁卷負責策論和詩經;武科教官是餘瀟和許俊負責航海和陸上格鬥術。裏麵學員一共120人,這些都是軍中最優秀的士官和一些原住民的部族首領。這些人都將來北伐的重要的指揮官。

對於這個書院穀永寧是充滿了信心。信心是一方麵,還有一方麵是對葉適的信任。作為一個功利學派的學者要指導這些學員,學到應該要學到的東西應該是有自己的主張的。

正當圓山書院在籌建的時刻,在基隆港的林雲望那裏傳來了好消息:漕船的模型已經製造出來了。並且將圖紙送到了他的手上。

“這就是你們設計的漕船?”看著這圖紙上的奇怪的東西,穀永寧問下堂下的林雲豹。

“這不全是,這也是一種可以載兵的船。”林雲豹的回答總是這樣的雲山霧罩。

“這船最大的功效就是它的船尾是吊橋式設計的。”

經過他的提醒穀永寧才開始注意到船的尾部結構設計了。果然如他所說的,在船的尾部有一個吊橋的玄關,隻要船尾打開來那就可以裝卸物資和運送貨物了。船舷兩側設計許多內倉開啟式的窗戶,如果要坐人的話,也很方便和舒適。這真的很巧妙,而且在船的底部還設計了密封水艙保證船體的有效的航行;在吊橋上麵用上了防火的材料,這樣就在最大限度上讓船變的安全和可靠。真的是偉大的發明。

“這船真的是巧奪天工,代我向所有的工匠表示感謝。”穀永寧讚歎著船,更是讚歎這人。

“謝大人。隻是我們問一句,需要製造多少艘船才行?”

“恩。大約就100艘吧,如果不行的話50艘也可以。”他大概的估計了一下,謹慎地報了這個數。對於船的造價很是敏感。

“那大人給我們多久的時間?多少人力?”

“這個嘛,是這樣的”大腦在飛速的運轉“我最多給你200的木匠,你看需要多久。”

“如果在現有的基礎上再增加200人的話,將軍,最快需要半年的時間”林雲豹思索了一下回答。

“那好,現在是8月,隻要在明年的3月前交付於我就可以,你看怎麼樣。”

“好。一言為定。我馬上回去組織人手造船。”

“有勞了。”

送走了林雲豹,穀永寧的心裏卻是在想著圓山的事了。畢竟這個圓山書院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現在也不要指望能夠在短時間內有多少大的收獲,但是有勞動才會有收獲的期望。

還有就是在北方。北方的動靜對於孤懸海外的人來說絕對是閉塞的。但是在煙草生意開展之後也漸漸地多了起來。但是總有些不祥的預感籠罩在穀永寧的心頭。

果然,從金大都傳來的消息讓他非常的緊張的消息。成吉思汗以金邊將修築烏沙堡威脅蒙古為借口,命哲別領兵襲擊烏沙堡。這就是蒙金之戰的開端。更可怕的是這一次的進攻最終使蒙古人看到了金國的虛弱,兵鋒竟然能夠到達中都。 看來是要加緊操兵了。但是問題在於這部隊剛剛組建不久,而且船隻的問題都還在製作之中,時間夠嗎?

他把目光又投放到了北方,但願金國的士兵能夠抵擋得住凶惡的蒙古騎兵。可是西夏呢?能保證他們不會鬧事嗎?還有朝廷會怎麼對付我?一切的一切真的很微妙。

一切都是這樣的微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