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節 大風(2 / 2)

穀永寧還交代了下去最近幾日他要在台灣島內走一邊,一來算是度個蜜月二來也了解一下台灣的民俗和各部族的基本情況。島內的政務方麵就交給了曹豳,軍務方麵就讓嚴新代為處理。因為這次算是度假,穀永寧就不準備驚動各地的官員,穀永寧隨身就帶了許俊和四名親衛兵分乘兩輛馬車就匆匆的上路了。

台灣的八月正是天氣最熱的時候,他們一行人出了台北準備先往南到彰化去,哪裏知道還沒有過濁水溪就遇到了意外的天氣。一路走來雨越下越大,特別是風大的讓車馬無法行進。他們不得不停止前進。

“這是怎麼回事?見鬼了”許俊咒罵了一句。

“這是颶風來臨的前兆”丹夏肯定地說。她自幼生活在島上對於這裏天氣狀況最是了解。她說這是颶風穀永寧也認為是。

“那我們怎麼辦?”對於颶風天,穀永寧還是沒有多大的辦法,在沒有現代化的設備的宋朝,要如何躲避颶風,還是要靠經驗的。於是他就問了丹夏,在這裏,丹夏是土生土長的台灣原著民,對於颶風自然是要清楚一些的。

“沒有關係,夫君,就這樣的天氣看來颶風離我們很近了,但是隻要我們加快速度趕到彰化的話就會沒有事了”丹夏看了看天氣,猶豫了一下,還是說出來了。

“那好,許俊跟幾個兄弟說一聲,加快行進速度,我們要在天黑前趕到彰化”

“是”一行人的速度無形中加快了許多。可是沒有走到濁水溪風雨就大的走不了人了。

“不行啊,這雨太大,馬都不敢跑了”許俊探進車廂無奈地說“前麵有一個山神廟要不暫時躲一下。”

穀永寧看了看丹夏,她似乎也是看到了這一點,不置可否。穀永寧於是下令所有人都先到前麵的山神廟裏躲避一下。穀永寧把馬車也推進了廟裏來畢竟沒有車他就無法活動了。

這山神廟是用大石頭累積起來的估計隻要這風不要太厲害都不會把這廟給刮塌的。上麵的瓦片雖然是缺少了許多但遮風避雨還是可以的。他們就準備在這裏留宿一夜了。

許俊在廟裏找了塊幹的地方,打掃了一下就請穀永寧和丹夏在那裏歇息。其他的幾個衛兵四下尋找一些能夠引火的東西準備生火。不一會兒一個火架就做好了。他們脫去了衣服放進火旁烘幹,因為穀永寧和丹夏是坐馬車的衣服還不至於淋濕這也避免了尷尬。那衛兵拿出隨車攜帶的幹糧和水分著吃了,就算是解決了吃的問題。

入夜後外麵的風聲越來越大,雨也是越來越大,不時間聽到外麵大樹折斷的聲音。他們將廟門堵死,並且放上大石堵門這樣才能安心。不過大風撞擊門的聲音還有外麵大作的雨聲,嗚嗚聲都讓丹夏心驚膽跳,雖然她常年和颶風打交道但是如此大的聲勢還有點餘悸的。一整晚,丹兒就躲在穀永寧的懷裏直哆嗦。在穀永寧的撫慰下才能睡著,這可可憐了穀永寧一夜都沒有睡而且手都抽筋了還不能抽出來。

早上,外麵的雨小了些,但風還是很大。衛兵在外麵巡查了一遍回來報告說,外麵的掌起溪發生了泥石流,前方路麵還發生了坍塌,好幾座橋梁都已經斷了,想在去彰化是不可能了,現在隻能是往台北回了。

聽了這樣的報告心裏很沮喪,但是也有些慶幸畢竟他們沒有因為颶風而喪了命。不過穀永寧的假期就這樣完蛋了。當然了這樣的颶風天也讓穀永寧有了更深層的思考。

對於這個地方來說,颶風是最嚴重的自然災害,而這些原著民大多都是生活在山地裏,不需要多少的耕種;而漢人最重要的生計就是來自農田。雖說現在整個台灣島到處都是待開發的良田,但就這樣的一場颶風又能留下多少呢?突然之間,穀永寧感到了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