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北齊流沙墓(1 / 2)

二十多年前,周教授剛剛大學畢業。

因為成績優異,被分配到h省文物局工作,主要做古籍資料的修補、管理。

這樣的安排,讓一直渴望能參加實地發掘的他,情緒低落了好一陣子。

不過,當時單位很注意培養年輕人。

在這個崗位上沒多久,他就得到了出外勤的機會,參加了第一次實地考古發掘。

他和幾個同事被組成一支小隊,派往安陽市附近,對某省際公路施工現場發現的古墓,進行搶救性發掘和保護工作。

因為發現地點接近市區,當地公安部門也很重視,現場的保護情況還算不錯。除去施工時鏟掉的部分封土外,並沒有造成更多的人為破壞。

一到現場,便能看到封土挖開的地方。以及露出的一些碎陶片和玉塊。

大家各就其位,很快開展起工作。

先是根據該地區地質狀況、封土土壤分析判斷出是個南北朝時期墓葬。

再根據規格、碑石和文獻記載,進而推斷出是位北齊貴族的陵墓。

隨著發掘的深入,他們發現這個古墓在施工之前,早已受到了非常的嚴重破壞——墓區東北角和正南方各有兩個盜洞。

墓中文物的情況不容樂觀,大家都感到有些喪氣。

這時候,相距幾十公裏的小穀莊,被發現一處大型墓葬群。

考古隊很快收到命令,被調走了大半工作人員,隻把周教授和兩名資曆一般的同事留下來收尾。

三人情緒雖有影響,但工程等著推進,大家很快重拾熱情,按照工作流程,加班加點迅速處理。

根據對北齊墓葬結構的判斷,以及周圍地質地貌分析,工地挖到的位置恰好在主墓室上方。

東北方和西北方應該各有一個耳室,正南邊是連接天井和的墓道的長甬道。

從盜洞的位置和形狀來看,幾批盜墓者顯然都是相當的有經驗,而且把墓室信息摸索的很清楚,但直接打入耳室和甬道的方法,卻顯然不是最佳的,直入主墓室應該更省力的,這個問題讓考古隊員們百思不得其解。

接下來的一個星期裏,他們三人輪班從主墓室一直向下清理。

清理的過程中,發現了越來越多的碎陶片和玉器的碎塊,到最後竟然直接用大量瓷片、玉塊和陶片混上沙土來填的坑了。

遠古開始,人類便把人血和玉視為靈物。

以人血來祭祀,血氣衝天而去可以與神靈進行交流,但血腥的奴隸製時代過去後,除了戰俘的殺戮外,中原已經形成了不再大肆虐殺的規則,而是以牲醴和玉器殉天就取代了人鮮血和生命的犧牲。

玉碎的瞬間,玉氣將引渡靈魂的輪回,神靈歆享了玉的神秘力量的供奉,亡者會得到美好的來生。

能夠有如此財力,封土和主墓室墓頂之間便有這麼多的陶器和玉器的殉葬,墓主人的身份一定不一般。

隻能一邊清理一邊心疼,這麼多貴重物品就這麼砸碎陪葬,實在是太可惜了。

隨著清理的進展,估計已經接近墓室的中央,沒有再出現任何盜洞入墓的跡象。

三人重拾了希望,發掘的進度不斷加快。

不久,坑中不再出現陶瓷和玉器碎片了,取而代之的是沙土夾雜的巨大石塊,每個石塊的棱角都很分明,想來是為了防盜特意布置的。

三個人牟起勁來,三班倒的往下挖掘,花了很長的時間,才把沙土、石塊全都清理出去。

再往下,很快出現墓室帶花紋的磚頂。

墓室頂部一大塊已經破損,不少沙石已經從頂上灌進墓室。

之後就是漫長的對主墓室的清理,測準位置就直接去挖掘棺槨。

讓大家都陷入絕望的是:他們很快從砂石中清理出了一塊長達四米,反麵朝上的大棺蓋。

有人搶先“開了棺”,而且破壞的很厲害,棺木裏的陪葬品已經被探取一空。

清理工作還得繼續,大家仍期待著會有新的發現。

一天午後,輪到周教授的班,繼續清理墓室的東北位。

一個三角形的洞口,漸漸出現在他的眼前。

洞口附近的沙石中夾雜了很多碎木片,稍微清理一下,再往裏麵查看,原來盜洞是用三麵木板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