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章 無比震驚(2 / 2)

蘇老告訴我,這東西在現代被稱作線字碼,這是流行於戰國時期的一種文字加密方法,通常作用隻有一個:把圖畫轉化為文字形式記錄,然後再由懂密碼的人回去重新繪製成圖畫。每一個文字都代表著一個特定角度的線條。

蘇老從身後書架上拿出了一本書,我仔細對照,果然帛巾上麵所有文字都在這本書上有記錄。

蘇老從兩本書之間拿出了一張宣紙,上麵繪製著無數的線條。但是令我失望的是,這些線條仍然是沒有一點章法,這哪看得出畫的是什麼呀。

然而蘇老的眼神卻顯得十分的崇敬,“說實在的,李一柏。我最初的判斷也和你一樣,以為自己想錯了,要不就是製作這帛巾的人本事不到家,直到機緣巧合之下我把這張畫紙放在燈下!”

說罷,蘇老拿來一盞燭台,燭台的光線透過薄薄的宣紙將這些線條勾勒在了弧形的天花板上,奇跡出現了!經過弧形的轉折,那些沒有章法的線條看上去居然完全不一樣了,有的像是山脈,有的像是河流。

蘇老微笑著看著我,對我的震驚很滿意。他朝我招了招手,“你跟我過來!”

蘇老把我帶進了一間密室,這裏麵隻有一張台子,而台子中間放著一塊巨大的半圓形透明水晶,下麵是一盞明亮的白熾燈,蘇老掀起水晶把宣紙平鋪進去,然後把水晶放下。

這一次,我徹底震驚了!燈光射入宣紙將上麵的圖案分散射入水晶之中,而在水晶中呈現出來的,居然是一副立體的地圖!

大學時期我上過美學課,我曾聽老師說過,曾經有一位畫家。他畫了一輩子畫,但是畫上麵的內容卻沒有一個人看得懂,這位畫家最後死於貧困。直到有一天,工人在搬動這副圖畫的時候不小心把一根鋼管豎直插了進去,不過沒有人責怪那個工人,他們隻有一句話:一副不值錢的畫,本來也是要扔掉的。

然而當他們的事先轉移到鋼管上的時候,所有人驚呆了:剛關上顯現出來的居然是一個立體的耶穌像!

當時的人愚昧,以為是耶穌同情這位畫家而來找這些工人問罪,於是這些可憐的工人受到了審判。直到新時代才有一位學者提出了一個新的繪畫係統:三維圖像,二維鋪開。

很顯然這張帛巾上麵正是這樣的內容,不止如此。製作這張帛巾的人先是鋪開了三維的地圖,然後加密了二維的線條,要知道這張帛巾可是有上千年的曆史了啊。這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天才,才會有如此超前的能力?

“我們低估了先人們的智慧了!”蘇老沉聲說道,我點了點頭。緊接著我和蘇老開始研究起地圖裏麵標注的地點,然而其中一張得出的結論卻十分明顯:苗疆,藍族!

我細細推測紅點標注的具體部分,這似乎是藍族後麵的靈泉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