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陰差陽錯(2 / 2)

……

從翠翠的出租樓裏出來後,我心裏有著淡淡的感傷和不舍,但也是長長的鬆了口氣,然後立即打車回到了賓館裏。

……

在兩陽市這兩天裏,我並沒有如願以償的撞見馮嫣然,也沒有見著小荷,所以兩天時間都陪著外公在兩陽市閑逛,聊聊天,看看街景。

漫步在街頭,外公的神色就會變得悠然神往,整個人都陷入了對過去的回憶。

他確實對兩陽市有著一份獨特的情感,因為他還年輕時就在兩陽市闖蕩了,唯一的一個女兒也是遠嫁到了兩陽市,委身給一個普通的農村打工仔為妻。可以說,兩陽市是他的第二故鄉。

在大街上逛了一會兒後,已經臨近中午,太陽有些大,外公也有些累,於是就來到了公園的樹蔭下休息。

“一柏,明天我們就要到粵江撈屍了。這將是一項艱難而凶險的任務。關於撈屍的一些禁忌和注意事項,尤其是集體自殺的那些江夏村人的屍體,我先跟你做個基本的介紹。”

外公說,其實以我的道行和身手,大可以不講究什麼禁忌。不過稍稍了解一下,做到心裏有數還是有必要的。

原來外公年輕時也曾在粵州闖蕩過,為了謀生,做過粵江的撈屍匠。

粵江本來是粵省的母親河,孕育了粵省的繁華富庶,也吞噬過無數人的命。有史以來,粵江的災難事故多不勝數,在河邊自殺,或者玩水失足被淹死,或者翻船事故等等,都是最常見的事故。

特別是很久很久以前,粵江兩岸根本就沒有什麼護欄、堤壩等防洪工程,暴雨導致的洪水,能衝毀和席卷兩岸的一切房屋和生命。

粵江撈屍匠,就是這樣產生的。撈屍匠的職責,顧名思義,就是打撈江上飄來的屍體,並且妥善處理和保管屍首,以死者家屬支付的酬勞過日子。說得簡單點,就是賺死人錢。

不過這也是一門能積陰德的手藝,俗話說死者為大。當然也有撈屍匠“挾屍要價”的,那就是敗壞祖上積的陰德了。

在粵州西北部,粵江由端遠市流入粵州。兩市的交界處的崇山峻嶺,有一個平坦開闊的江灣。

這個江段,是粵江粵州段的入口,因此當地有關部門也是非常重視治理,主要是防止一些垃圾、髒汙,或者是死屍之類的東西,流入粵州,避免引起人們不適和恐慌。

所以在官方的鼓勵和支持下,在江灣上活躍的垃圾打撈隊、撈屍隊等,大大小小也有十幾支。

撈屍匠這門職業,自古就存在爭議,有人認為,以死屍作為“商品”,賺死人錢,是有損陰德的。

但是外公卻不這麼認為。

最近幾年不是有新聞報道嗎?北方某省會城市的黃河段,最少漂流著一萬具浮屍,而且每年還以兩三百具的數量遞增。

這是因為屍體的打撈認領程序複雜,而且官方救援人力嚴重不足。要不是民間撈屍隊的應運而生,實際上的死屍數量可能會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