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龍灣村(2 / 2)

陳三娘這才意識到了自己上當了,被那媒婆哄騙了。不過這時她怨天恨地也沒用,隻怪自己一時頭腦發熱,都不會想問題了,錯信了人。

其實這時她還是有機會一走了之,帶著兩個女兒離開龍灣村,還是可以逃出生天的。

但是她也想到,自己一無所長,帶著兩個女兒能到哪裏去?說不定得餓死在路上。

而且這時她對馮達還是心存幻想的,指望自己能改變他,讓他改掉壞人品,跟她踏實過日子。

於是為了兩個女兒著想,那陳三娘咬咬牙堅持了下來,寄望於終有一天日子會好起來。

馮達的大房已經被債主霸占,他叔叔留下來的土瓦房,隻有兩間房,破破爛爛,家徒四壁,連一張像樣的家具都沒有。而且是近河邊,低窪潮濕,地麵整天都是濕漉漉的一片,根本就不能住人,母女仨為此都染上了比較嚴重的皮膚病,也就是濕疹。

因為這種皮膚病是家裏濕氣大所致,怎麼看病吃藥都治不好。三個女人為此十分痛苦。

可以說這房子根本就不是人住的,村裏的人也在紛紛傳言,打從馮達的叔叔離開龍灣村,搬到城裏去住後,這間全村最靠近河邊的土房,已經荒廢多年,早已經被水鬼占據。

所以鬼住的地方,被人住了,還能有什麼好結果呢?母女仨差不多是天天都倒黴,日子過得比黃連還苦。

這仨人在村裏遭人白眼,在家裏遭到馮達虐打,日子簡直苦到了極致。

不過那陳三娘還是心存幻想,經常拿話去規勸馮達,試圖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改變他。

其實早就在陳三娘剛來到龍灣村時,我外公陳驚龍就曾經轉彎抹角的提醒過她,馮達不是什麼好人。

因為陳三娘是來自粵省,而我媽媽也是嫁到了粵省。陳驚龍對粵省有著特殊的感情,所以也就比較關注她們母女仨。

不過陳三娘並沒有聽從外公的勸告,她一來苦慣了,二來對馮達心存幻想。所以她還是在龍灣村住了下來。

我外公見她心念偏執,勸也勸不進去,唯有歎了口氣作罷。

另外,陳三娘是個勤快、手腳麻利的女人,而且很有致富頭腦,她每天起早摸黑,在地裏忙活,而且還建了一個豬舍,用自己的老本錢買了十多頭豬娃娃養了起來,每天都上山下河打豬草喂豬。

一年後正值豬價大漲,陳三娘果斷出手,十多頭豬除掉成本就賺了三四千塊。

在那個七八千塊錢就可以在農村建個三房一廳的年代,陳三娘一下子就看到了黎明的曙光。她經常跟兩個女兒說,再苦個兩三年,掙夠了一萬塊,就搬到鎮上住。

陳三娘因為自己的眼光和致富手段,部分村人已經改變了對她的目光和成見,甚至是對她崇拜起來。就連馮達對她的態度都好了很多,甚至受到她的感染,人也好了點,喝酒賭博不再那麼頻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