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經調查過明孝宗朱佑樘的案宗,細查多手資料,在茫茫文海裏,我居然蒼白地發現,這一代明君朱佑樘的身世之淒厲,放眼整個中國帝王史,恐怕找不到第二人。
我經過推敲,找出以下論據:
第一,朱佑樘的生母是一位廣西來的小姑娘,廣西的大藤峽有過一場叛亂在成化年間,韓雍平息了這場叛亂,帶回一些男女回宮中,故事要從這裏推敲,後來一次偶然的機會,讓這個姓紀的小姑娘懷孕了,她懷上了皇帝的兒子,但並未帶來安寧。
第二,先把案宗放到一個女人身上,同樣是個女人,她更有傳奇色彩,那年她二十二,那年朱佑樘的生父朱見深被廢為祁王,這無非是皇權之爭,朱見深不過兩歲。可是當他被逐出宮,他的幼年過得孤獨、寂寞,童年是灰暗的,在這段灰暗的時光當中,這麼一個比她大出許多的女子一直陪著他,安慰著他,不管這周圍的人對他如何冷淡,不管這周圍有多少耳目,她都始終陪著他。將朱見深的經曆再跳躍過去,我們會清晰的發現,土木堡之戰役造成了兩個截然不同的結果,朱祁鈺勝了,朱祁鎮敗了,敗的一方自然要擔負罪責,於是朱見深五歲時,他的囚徒生活開始了,不再有父母的寵愛和老師的教導,身處險惡之地,就連吃飯也會被擔心下毒,在這個絕望的環境中,這個比他大出十七歲的女人一直守望著他、嗬護著他、照顧著他,不管發生什麼,不管有什麼難關,日日日月月,始終如一。後來歲月蹉跎,時光荏苒,朱見深當上太子,在這些日子,他和她產生微妙的感情,直到朱祁鎮病死,這年這少年天子朱見深十八,她三十五。可是一年過去,這個女人為朱見深誕下個兒子,不幸夭折,這是一件大事,對於一個後宮爭寵的女人來說,對於朱見深來說,但並未影響到朱見深和她的感情。於是萬貴妃的地位反而得到保障,她成為後宮真正的王者。
第三,血雨腥風開始了,這個廣西的紀姑娘,懷孕了本來是好事,可是對她來說卻是危險,因為當時的後宮處於萬貴妃的管轄之下,萬貴妃絕不能容忍這種事,萬貴妃自己這麼命苦,萬貴妃絕不願意看到這一切,於是派人去打聽,可是萬貴妃派去的宮女卻是個有良心的人,曆史沒有記載她的名字,她的回答讓萬貴妃打消了疑慮。其實這個姓紀的小姑娘,懷了兩胎,而且一男一女,這故事還要從這一男一女開始講起,男的叫朱佑樘,女的朱蕊心。這兩個孩子,後來都被抱走,從成化六年到成化一十一年這兩個孩子一直生活在緊密森嚴的後宮中,這個答案所有宦官、宮女、嬪妃都知道,唯獨萬貴妃不知道。當時這種環境,這兩個孩子被抱走,乃是宦官張敏所為,後來張敏為此事謹慎找到朱見深,對朱見深說陛下有兒子、公主了,據說這番話後,朱見深的神色大變,沒有生氣,竟是十分驚喜,可是事後這個小人物自殺了,這小人物張敏用死亡換取了這兩個孩子的生存,舍生取義,紀姑娘也一同自殺了。
第四,本故事中明君朱佑樘和公主朱蕊心是在這樣的環境當中長大的,兄妹倆相依為命,四麵都是陷阱,連吃飯飲食都提心吊膽,可是還是攜手走過來,這兄妹倆的感情非常深,所以寫到青鬆和公主的愛情,還需要加工,得讓這愛情出現一波三折,可弄個綁架案,這綁架案自然跟萬貴妃的黨羽有關係,這是值得探索的。
第五,弘治二年,這公主和青鬆誕下個小郡主,直到十四年後,小郡主緗煙長大成人,這故事還得從廣西展開,便有接下來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