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章嵩中舉宦京久,奇遇玄留省墓詩
“陵寢久虛古跡存,鷓鴣相與喚晨昏。王侯舊穴惟流水,竹木新陰半掩門。羅氏無人承世業,餘家有土屬三村。歸來細語升沉事,喜有功勳蔭子孫。”
看官,你知道這首富含世態哲理、又韻律優美,題名為《後羅省墓》的詩,是誰寫的嗎?如果你認為是哪個大文豪寫的,那就錯了,它是500年前一位名不見經傳的九品芝麻官網友寫的。短短56個字,揭開了隱藏在當地民間流傳上千年的一個驚天秘密。
這位九品芝麻官網友名叫章嵩,浙江省永康市石柱鎮下裏溪村人氏,一個書香門第仕宦人家的長孫子。章嵩從小受家庭熏陶,聰明伶俐,能詩善賦。已解任江蘇昆山魚台縣縣丞的祖父大人,和在安徽無為州任州判的叔叔大人,都殷切希望這長孫子能有大出息,在功名和仕途進步上超過他的前輩們。
可章嵩時運不濟,屢試不中。直到1468年他40歲時,才取得一個舉人的功名。但好宴不怕晚,有福慢慢享,章嵩中了舉人,很快進入仕途,擔任了明朝成化年間順天府光祿署承,相當於現在北京市政府機關事務管理部門專管膳食安排的接待科長。
官雖然隻有九品,可權力還是蠻大的。章嵩整天為順天府機關的大小爺們操辦夥食,油鹽醬醋柴,魚米酒肉飯,忙得團團轉。也可能是章嵩責任心太強,也可能是北京離家太遠,章嵩在京城任職九年,中間才回家探親過一次。這幾年一次回家探親,大家將心比心,其與妻子是怎樣的如膠似漆,與兒女是怎樣的親親熱熱,與父母是怎樣的其樂融融,與親戚是怎樣的迎來送往,與鄰居是怎樣的噓寒問暖,與發少是怎樣的交杯換盞。就是在外麵養了二奶的人,間斷幾年回家,見到老婆都會有久別似新婚的感覺,何況古人確實比現在的人做得規矩,家教比現在嚴,官場比現在清。
場麵應酬本是接待科長的拿手好戲。在京城打交道的都是達官貴人、難纏主顧,在家裏擺平方方麵麵,那簡直就是小菜一碟。這不是,章嵩不僅妥貼地處理好所有的探親細節,甚至連要去祖宗墳頭“省墓”這樣的事都想到了。
離章嵩老家下裏溪北麵5裏遠的地方,有二個偏僻而神秘的村莊,一個叫後羅,一個叫前羅。兩個村莊相互粘連,前後照應,中間隔了一個大花園,據說原來住的都是羅姓人,建有18個花千門,鑄有18麵金銅鑼。後來發生了一場莫名其妙的大火,幾乎燒光了後羅的全部房子,後羅消失了,隻剩下前羅的一部分。那場大火後,羅姓人慢慢消失了,其他姓氏相繼進來,章嵩的祖上數代就是其中之一,他們在後羅不僅擁有家園、田產,還擁有家族墓地。章嵩要“省墓”,自然就是到後羅省墓。
如果是年年去省墓,倒也見怪不怪,熟視無睹。偏偏章嵩這小子因宦遊官場多年,見多了世間的酸甜冷暖,滄海桑田,這次久別回家,見到親人故地,自然特別的多愁善感。這次他一到祖宗墳頭,看到周邊桑田無常,物是人非,不禁感慨萬千,才思噴湧,用律詩記下了他看到的、聽到的和想到的那一幕。
有人肯定會憤怒寫家,你這欠揍的家夥,500年前哪有網友,你這不是在這裏胡說八道忽悠我們嗎?慢著,寫家說的都有實憑實據,決不做******,把正常人忽悠腦殘了。500年前確實沒有網友,但他有信息器啊,譬如著作、家譜、誌書之類的。他把信息器交給了寫家,寫家現在成了他的托兒,把他信息器裏的內容都曬到網上,或寫進書裏,他也就成為大家的網友或是聊友了,寫家相信大家不會見怪吧。
要知道,章嵩看到、聽到、想到而記下的,揭發開來可是一場驚心動魄的大事件啊!它的風起雲湧不遜於三國誌,它的激烈澎湃不低於水滸傳,它的神奇怪誕不少於西遊記,它的興衰淒婉不亞於紅樓夢。
章嵩當時在後羅省墓時究竟發生了什麼?
寫家小心翼翼地打開他的信息器。信息器顯示,當章嵩在祖宗墳前點上三柱清香禱告時,他的爺爺笑眯眯地出現了。
爺爺慈祥地對章嵩說:“我的好孫兒唉,您終於不辜負我的期望考取功名,走向仕途了啊。您在外這麼多年,讓我好記掛您喲!您一個人在外過得還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