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不再回故鄉(1 / 3)

序言:群山易崩,天命難違,水何澹澹,盡書風流。當今天下,分為五地,以方向為名,故命為“東境”、“南境”、“西境”、“北境”和“中境”,五境各劃邊界,不交兵險,不通友誼,各自為國。

第一章

風撫大地,萬物盡嚐太陽氣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這是“珍珠之邦”——南境獨有的芬芳。鶯歌燕舞,群臣共賞箜篌,偌大禦花園內,是南境皇帝的設宴。身著輕紗,下穿裙,柳葉彎眉,櫻桃嘴,這是南境美女特有的翩翩起舞,伴隨著中午和煦的陽光,真讓人想發出“此生足矣”的感歎。

“好,好。”一曲作罷,皇帝鼓掌,隨後眾臣亦跟著鼓掌。皇帝飲完一杯酒,看了看旁邊眉清目秀的少年,笑對其言:“天瑉,朕之圖治方得這天下歸心,此情此景,爾不如,作詩以賦。”

此言一出,眾臣都望向少年,少年故意表現出一副不知所措的神情,引得皇帝哈哈大笑,舉起酒杯欲飲。

“大風吹漠雄姿挺,春風鳴雀懶洋洋。壯士扔耕撿戈去,金碧牆裏燕舞齊。”趁著大家不注意,少年倒酒,麵無表情,又似有不屑地吟了一首詩,眾人頓時雅雀無聲,連皇帝也差點被嗆著,待他反應過來,頓生悶氣,“哼!”隨即揮袖而去,宴會不歡而散。

“是他欺人在先,明擺著想讓我出醜,我已讓他三分,他卻不依不饒,豈不是找辱?說什麼天下乃其治理所得?算了吧!”這位忿忿不平的少年,正是南境的九歲神童【艾臻字天瑉,南境秦王】當今皇帝的二弟。

“可是殿下,畢竟陛下早就對殿下放心不下,此一來,恐又徒添君疑。”【何思賢,艾臻師傅】勸道。

“他不來惹我,我自不會去惹他。”艾臻說道。

南境皇帝艾聞,在位三年,碌碌無為,做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氣量狹小,又非一母同胞處處排擠艾臻,故為艾臻所厭惡。

次月,適逢艾臻胞弟【艾瞻字天弘,南境齊王】壽辰。艾聞舉杯致辭,眾人飲酒,麵帶喜色。宴近畢,【李貞南境太師、當朝國丈】舉杯走到艾瞻麵前,笑言:“臣祝殿下壽比南山”,言語至此,李貞舉杯而飲,年僅七歲的艾瞻也站起身來,以茶代酒,微笑謝之。

“殿下與秦王乃陛下手足,衣食無憂,理應效忠於陛下,維護於陛下,可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啊……”年近七旬的李貞,用他那年老的肥音,故意拖長的字眼,伴隨著他平淡的語調,反而激起了千層浪。

艾瞻有些不滿咬了咬牙,李貞看著艾瞻的樣子,得意地回過身去,嘴角一彎,給艾瞻送去了羞辱,一旁的艾聞也是輕哼了一聲,似乎等待已久的出了口惡氣。

艾瞻身旁的艾臻隨意坐著,將手放在躬著腿的膝蓋上,見此狀,微微一哼笑:“爾等食皇祿、辱皇嗣之人,我等若身在福中不知福,則爾等豈非死在福中不知道麼?”李貞猛一回首,艾臻有些歪著頭,嘴角上揚,似在挑釁地看著他,艾聞亦不禁握拳氣憤。

氣氛僵滯,眾人久久不語,何思賢見情況不妙,恐生變故,於是站起來敬酒解圍:“今日乃齊王殿下壽辰,酒醉之極,玩笑耳,眾位均乃氣量大儒,怎會因此事而牽腸掛肚,來來來,共舉杯,並同樂!”

“來來來!”其餘眾人趕緊附和,這才緩解了尷尬。

事後,“哼!艾臻不過是一個小小的毛孩子,太過無禮!”艾聞很生氣。

“陛下,秦王年少即成名於天下,先帝若不是因為其年幼,恐早已立其為太子,陛下應該小心為是。”

艾聞切齒:“依太師之見,朕當如何?”

李貞捋了捋胡須,繼續說:“依臣之見,可去掉其心腹何思賢之官職,加封以伯爵,架之以虛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