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明珠蹙眉:“母後慎言,父皇之所以封女兒為儲君不過是情非得已,這點母後心裏也清楚。若是兒臣不去做那個位子,而是其他皇叔去做,母後覺得兒臣能有活下去的機會嗎?!
即便兒臣是女子,有了前朝的先例,加上兒臣又是嫡女,再怎麼說也算是正統。到時候顧慮到兒臣的身份,怕也不會讓兒臣活著。
若是兒臣想要活命的,也唯有在父皇百年之後,去坐上那個至尊之位,這樣兒臣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兒臣覺得,此事怨不得父皇,父皇也是無奈之下,才出此下策!”
皇後神情冰冷:“嗬,出於無奈?!若非那兩個庶出的,又怎會害戾兒殞命?!當初本宮就不應該讓那兩個賤人將孩子生下來!”
君明珠心下一沉,語氣中帶著一絲嚴厲:“母後!不管如何,那都是皇家子嗣,母後身為國母,即便心中不喜,也不能殘害皇嗣!”
大概覺得自己說話太過,語氣也溫軟了幾分:“母後,兒臣明白您對父皇心中有所怨言。但逝者已矣,還有兒臣陪在您身邊。哪怕為了兒臣,也請您保重鳳體。
兒臣知道您憂心柳家,若是兒臣沒有記錯的話,小舅舅現在尚未有官職在身。正好兒臣哪裏還有空缺,不如讓小舅舅補上。如此,小舅舅也算是成家立業,外祖父和外祖母也無需擔憂了。”
皇後咳嗦了幾聲,柳眉微蹙,話語間卻是不讚同:“你父皇這是心存打壓,若是你這樣做,難免惹你父皇不高興。”
雖說不讚同,但是對於君明珠的提議也並沒有否定,隻是擔憂會波及到自己的女兒。說到底,柳家畢竟是母家,即便嫁入皇家,看到母家不好過,心裏也做不到無動於衷。
君明珠對此了然於胸:“母後放心,不過是這是東宮屬臣,是屬於兒臣的屬下,父皇不會過問的。”君明珠明白父皇是存了鍛煉她的心思,所以東宮屬臣並未插手,全是由她一人建立。現在即便是她安排小舅舅,父皇也不會過多的插手。
得知此事不會讓父女之間出現嫌隙,皇後也算放下心來,對於君明珠的提議,也算是默認了。
服侍皇後用完藥後,君明珠便離開了鳳棲宮。
想了想,君明珠還是先行去了禦書房。不論是請求賜婚聖旨的事情,還是小舅舅的事,她總歸要和父皇說一下。現如今母後心中已然對父皇產生了怨恨。若是在讓兩人因為柳家之事爭吵起來,怕是會影響帝後感情。
到禦書房行過禮後,君明珠尚未開口,睿熹帝便出聲詢問:“柳家人入宮所謂何事?!”話語中帶著一絲厭煩,透露著對於世家的不耐。
君明珠輕歎:“外祖母入宮,是想給小舅舅求個恩典,請父皇給小舅舅賜婚。兒臣知曉父皇不喜世家,但是柳家還望父皇莫要過於嚴苛。”
睿熹帝一臉冷然:“看樣子他們是來入宮訴苦的,居然還勞煩到了皇後哪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