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公主,還是嫡長公主,君明珠的出身無疑是讓天下女子豔羨的。從當朝天子起的名字就可以看出,是真的將自己嫡長公主視若掌上明珠。
君明珠一直認為,等她到十五歲行及笄禮後,選一個中意的駙馬,出宮開府,渡過平淡的一生,將是她未來的生活。
雖然守著一個男人過一生,這點讓她很是不滿,但是若是駙馬是個絕色美人,她倒也不是不能接受。
事實證明,理想是美好的,現實非但骨感,還充滿著濃濃的惡意。
事情追溯起源要從君明珠的父皇,當今天子睿熹帝——君啟明身上說起。
睿熹帝一共有三位皇子,一位公主,大皇子生母乃是四妃之一賢妃之子,賢妃的父親乃是當朝太師,也就是睿熹帝的老師。二皇子的生母乃是沈貴嬪,雖然沈貴嬪在生二皇子的時候便難產故去,但是沈貴嬪背後卻是掌握西北二十萬大軍的沈家。
睿熹帝的皇後乃是前任丞相之女,同時也是名動天下的才女——柳馨嵐。在睿熹帝尚是太子的時候,柳馨嵐便成了太子妃,少年夫妻,感情十分深厚。
睿熹帝登基後的第一件事就是立太子妃為皇後,隻是皇後在位五年,睿熹帝已經有了兩位皇子,皇後卻無所出,朝中廢後的聲音一浪高過一浪,卻統統被睿熹帝給壓了下去。
正當帝後倍感壓力的時候,定期請平安脈的太醫卻診斷出了皇後已經有了一個月身孕的消息,朝中頓時一片嘩然。滿心以為自己兒子能當上太子的賢妃咬碎了一口銀牙,卻還要微笑著送去關懷和祝福。
睿熹帝怕後宮之人暗害皇後和其腹中的骨肉,將保護自己的暗衛派了出來,晝夜不停的保護皇後,八個月後,皇後誕下了一對龍鳳胎,睿熹帝大喜,大赦天下。
終於有了女兒的睿熹帝將所有的注意力都分給了女兒,反倒是沒怎麼在意兒子。
但是在自己嫡子周歲的時候,睿熹帝還是下了兩道聖旨。一道是冊封嫡子君明戾為太子,為國家定下了儲君。另外一道旨意則是,冊封嫡長公主君明珠為安樂長公主。
時間一長,帝後卻發現太子的身子骨越發的孱弱,反倒是安樂長公主的身子骨格外結實,每當見到俊秀的少年郎,年歲不大的安樂長公主,總是要動手調戲一番,惹的京中貴公子們一聽聞要入宮,總是聞之色變。
轉折是出現在君明珠十歲的時候,睿熹帝帶著皇後和君明珠出宮避暑,下詔讓太子監國,同時還讓丞相以及太師和沈將軍一同輔助太子監國。
睿熹帝無論如何也想不到,在他離開後沒多久,大皇子和二皇子舉兵同時叛亂,太師以及沈將軍同時牽涉其中。
等睿熹帝接到消息,帶著皇後以及君明珠回宮掌控局麵的時候,大皇子以及二皇子已經自相殘殺而亡,太子因為急火攻心,加上被二皇子射中一箭,纏綿病榻數日,最終亡故。
皇後得知噩耗後,口吐鮮血,隨後也昏迷了過去。皇帝震怒,賢妃被打入冷宮。沈府的兵權被收回,太師府以及將軍府加上參與叛亂的朝臣們,主謀滅三族,其餘流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