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通過關係聯係到了當時最火的夫妻檔組合,秋哥和彩兒夫婦倆,簽訂了三年的代言合同,緊羅密鼓地開始了廣告拍攝。當我看到導演把我寫的30秒廣告文字策劃案用手繪手鏡頭的方式轉換出來再一個鏡頭一個鏡頭拍成膠片廣告時,我發現自己在營銷領域是井底之蛙,有那麼多的新思路新概念都是我在雲陽那樣的小城市所接觸不到的,所以漸漸地對中州這樣一個全國一線的省會城市有了不一樣的認識。我開始接受這個陌生的城市,漸漸地開始喜歡中州那濃鬱的商業氛圍,每次當我從其他地級市回到中州,我就會有一種躍躍欲試的情緒,點燃我的鬥誌。
參謀團提出的第二個建議是本土化管理,中州是個開放型的巨型城市,是雲陽的幾倍,各種人才彙集在中州,這一戰隻能勝不能敗,隻有當地人最了解當地市場,所以應該高薪招聘各種有識之士共謀大業,同時也為海天培養輸送優秀的管理人才。
這個提議大家都很認同。按照以往的開店程序,還是先由雲陽的老員工籌備,新團隊配合協助開業,開業後老員工陸繼撤回,由新團隊全麵接手管理運營。但是參謀團給出了一個“一國兩製”的政策。兩製就是從區域上區分開來,將原來的海天劃分為雲陽區域和中州區域,因為中州的市場可能頂雲陽和其他幾個三四線小城市的總和;還有就是從待遇上區分開來,就是中州新招聘的團隊薪酬要高於當時中州的市場,這樣才能吸引到更優秀的人才。而新的管理團隊的工資高於海天所有員工三到四倍。十幾年前我是營銷部主任在海天是中層,月薪是1500元,而新團隊中的營銷部主任月薪是5000元。高層就更突出了,巫娟的年薪在當時也就是5萬元,而中州區的總經理年薪是20萬元,幾乎所有的崗位從店長到一線員工的工資都翻了幾倍。薪資的問題在任何一個公司都是最敏感的,此政策一出,可以說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引起了軒然大波。所有海天的老員工都理解不了專家顧問組此舉的意義,我雖然對自己的工資從不在意,但也無法理解一下拉開如此大的差距的目的,而且我擔心的是這樣的政策會無端地引起公司內耗,在利益趨使下形成新的陣營和利益共同體。
參謀團提出的第三個建議就是空降兵,全國招聘能人管理整個海天。一個公司走到一定的階段,必須引進高端的人才。海天一直以來注重的是自己培養人才,但是人外有人,山外有山,進入到戰略布局最關鍵的一環時,老板的智慧有時是片麵的,必須綜合和補充老板在管理中的不足,由職業經理人來管理企業,為海天進軍全國做好充分準備。這個提議得到了大多數人的認同,我也非常讚同。但是有一個人表麵讚同,心裏卻並不認同。
顧問組的第二、第三條建議削弱了一個人的權力,把她從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改成了二人之下二人平級的局麵,如果中州區總經理出現,那麼巫娟將自然而然地由以前海天的總經理降為雲陽區總經理,與中州區總經理平行,公司總經理的職位由將由顧問組在全國招聘能人高人擔任。這無疑是動了歐娟一塊最大的奶酪。
很快顧問組招聘的中州區總經理薑總上任了,薑總曾任知名酒店總經理,年紀和巫娟相仿,但是卻和巫娟在為人處事上有著天壤之別。薑總是個很開朗的女性,性格隨和,見人三分笑;巫娟性格陰冷,見人笑裏藏刀;薑總交際廣泛,妝容講究;巫娟鮮為應酬,再貴的化妝品也蓋不住一臉的雀斑;薑總酒量驚人,頗得向晴海賞識;巫娟把控數據,深得向晴天認同,薑總心寬體胖和藹可親,巫娟體態清瘦喜怒不形於色。
顧問組招聘的總裁是從深圳來的珠寶行業資深的經理人也是海歸,丘總。正值盛年,閱曆豐富,性格溫和,溫文儒雅。其他中州區各個崗位的人員也都陸續到崗開始實習。
丘總、薑總等人的出現打破了海天原來的一邊倒格局,新的陣營出現了,隨著籌備工作緊鑼密鼓的進行,各種戰役也將隨著人員的到位拉開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