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角天隅(1 / 2)

星期一,我早早地起床,精心梳理打扮後,按時到海天總部報到。總辦一個帶著眼鏡的胖乎乎的孕婦,帶著我們在公司的各個部室熟悉情況,大家都叫她姚姐。我很奇怪在海天這麼知名的企業為什麼還能看到大肚子的孕婦,如果是在海洋,隻要女員工懷孕,公司就會勸退回家,以免發生意外或影響公司形象。

熟悉完海天公司的基本情況後,我們幾個新報到的同事相互介紹個人的情況:??“郝健,35歲,原雲陽建築材料廠保衛科科長,轉業軍人。”30出頭留著小平頭的郝健,白襯衣,藏藍色西褲,永遠都不會出錯的穿法,即幹練又精明。說話也是幹脆利落,確實有軍人的風格。

“吉莉,原佳華通訊顧客關係部工作。25歲。”吉莉是一個圓臉大眼睛的短頭發的姑娘,個子很高,對什麼事情都很好奇,是新同事裏比較活潑的一個。

“老袁,原省話劇團演員,42歲。”一個聲音極富磁性的男低音冒了出來。他的男低音和向晴海不同,他是那種專業、標準的男低音,不愧是搞話劇的,發音字正腔圓,渾厚響亮。

“董靜,40歲,原深圳中華保險雲陽分公司客戶經理。”董靜是個很精明的中年女士,梳著利索的盤發,話不多很會察言觀色,應該是久經曆練的職場老手。

“海燕,河大中文係畢業生,25歲。”我沒有介紹自己曾經的工作經曆,吳欣告訴我做人要低調,做事要高調。海洋在當時是雲陽最大的一家國際期貨公司,名聲在外,我不想讓別人了解我的過去。

“你是河大中文係的啊?那可是全省最有名文科院校啊,那可是作家和名記的搖籃。”吉莉一臉羨慕地望著我。

我忽然發現這個不算太入流的學曆,居然在當時的海天公司算是最高的學曆了,不禁有些汗顏,我這種學曆在樂兒和海洋那兒真是多如牛毛,但是在海天居然成了香餑餑,我開始懷疑海天這種不重視學曆的管理模式到底是什麼?

下午,我們一行新人跟著姚姐樓上樓下地到處拜訪。財務部裏屋坐著幾個年紀不大但很冷漠的姑娘。對於我們的到來他們似乎並不歡迎,眼皮都沒抬一下,各自忙著理賬,外屋麵對麵擺放了兩張辦公桌,有一個高高大大的年輕男士熱情的站起來迎接我們。他坐在靠外麵的辦公桌上,穿著淡藍色的襯衣,規規矩矩地打著一條銀底蘭道的領帶。深藍色的褲子縫燙得一絲不苟,一雙擦得錚亮的皮鞋,方方的臉盤,一頭黑發略帶自來卷,和向晴海不同的是他的眼睛似乎不大,棱角也沒有向晴海那麼分明,雖然個子比向晴海高了不少,但缺少向晴海的英氣。後來,我們才知道,這位年輕的男士是董事長的親弟弟向晴天。他很靦腆地和我們逐個打著招呼。

“這是小向總,負責財務工作。”姚姐介紹著。正當我們逐一自我介紹時,突然財務部一個出納在裏麵吆喝著:“睛天,今天的款是都打給劉樂嗎?”

向晴天突然紅了臉,急忙走進裏屋交代了一下,轉身出來。我們幾個人麵麵相覷,怎麼在公司可以這樣稱呼領導嗎?可是又沒人敢問。向晴天剛剛回到外屋,外麵一個維修部的師傅在門口衝著他說:“睛天,下麵大廳裏好多燈都壞了需要采購一批新燈,是不是讓小劉他們明天送一批?”

“可以,你辦吧,送來找我簽字就行了。”向晴天應承著。電工師傅還沒有走遠,緊接著進來一個保安模樣的人說:“睛天,新來了幾個保安,工裝沒了,啥時候能做好新工裝?”

“唉呀,這個問題稍等幾天好嗎,這批新人不是來了嗎,正好這些業務以後都交給田總了,再讓他們堅持幾天,先安排上夜班吧。”向晴天嫻熟地處理著這些瑣碎的雜事。但是他居然用的是地道的家鄉方言,在一個高大上的珠寶公司裏顯得尤其突兀。

向晴天對麵坐著一個麵色陰沉的女人,三十多歲的樣子,短發,但是她卻讓我們全體都過目不忘,因為她的整張臉都是雀斑,似乎找不到一塊白晰的皮膚,尖尖的鴨蛋臉,很勻稱的身材,端坐在桌子後麵不發一言,眼神犀利而挑剔地審視著我們。

“這是財務部的巫主任。”姚姐非常客氣地介紹,語氣神態完全不像剛才介紹小向一樣輕忪,明顯感覺姚姐有點緊張。

我們幾人一一上前問好。巫娟並沒有起身,似笑非笑地看著我們點頭示意就接著看她的賬單。偌大的一個財務部好像除了小向,其他人似乎都不太歡迎我們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