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個無趣的世界啊。”規樂是這麼想的,總是這麼周而複始,每個人都以大致相同的經曆過完自己的一生。雖然說是有著各自不同的進程,但總的來說都是像蜜蜂的舞一樣。也許會聲名顯赫,亦或是富甲一方,可能萬古流芳,甚至達成不朽。
是的,不朽。規樂印象裏,在古代似乎的確有這麼幾位通過魔法達到傳說中的不死不滅上神之境來著,不過他曆史沒怎麼用心學,記得不太確切,不管是名字還是年代包括數量,他一概不確定,隻是模糊地知道有這麼回事。
不朽,多麼令人心潮澎湃的詞彙,也許是人類的終極追求也說不準,淩於自身飛行之上的渴求吧。但是這卻不包括規樂,在他看來,如果活著沒有意義那麼無論是多麼久也隻是須臾的生命而已,活著做什麼,怎麼做,為什麼,哲學的初命題,他想知道。
不過他沒有在這方麵深思過,出於潛意識的行為吧,隻不過因為想知道不經意的到了現在也明白著二分之一,這不準確,應該說是或此或彼,答案是自殺這樣。
不過就像是在一個魔法成型前絕對不能說會成功施法一樣,這個答案也就是這種毫無意義的性質,既然未有結論,自然永遠無法定性。
可是對於自身這樣,在魔法學院中不斷學習,以後按照所達到的程度在不同崗位上任職,如果國家有需要就得責無旁貸地參軍,為此也有著每天鍛煉魔力與精神力的義務。然後或死於戰場或死於魔法實驗,反噬或者老死也有可能,甚至連死法都沒有新意,這是規樂的觀點。
規樂所在的“潤卡那什”是一個凝聚力極高的國度,可以說是民眾與執法機關完全一條心,國家有需要之時,每個人都恨不得貢獻出自己的全部去援助,大家都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
規樂對這點是百思不得其解的,為此還想過要不要長大後偷渡去別的地方,不過他明白這點毫無意義,他所感到倦怠的是這個魔法決定一切的世界,而不是身處的體製,所以放棄的很早。
出於因為對於自己所處人文環境的糾結,規樂經常想辦法弄一些被稱之為惡意抹黑潤卡那什的資訊,因為實際上已經不是沒人信的程度而幹脆是沒人看了,所以從外界入手這些東西一點也不難,連隱蔽都不需要,沒人會去看一眼的,這點是直接令規樂懷疑的,不過他也樂得如此。
至於這些東西是怎麼到手的,靠的當然是非人民咯,潤卡那什是奴隸製的,奴隸們並不算人民,完全是出於高壓統治,做最苦最累的活,也許要在足以炙裂大地的陽光下勞作一整天,將一大片田地開墾完,收獲到的隻是一杯清水和小半攤糠秕,說不定幾天內就死去了,不過這也是極度不幸才會發生的。
這種情況下居然沒有發生反抗隻能說魔法的無所不能已經深入人心,能否施放魔法就是絕望性的差距了,這點在某位處在研究天體巔峰的法師造出了第二個太陽後更顯得無比正確。
靠著這些奴隸規樂隻要主動掩護一下就能輕鬆得到自己想要的一些信息,至於那些仇視與渴望,規樂就當作沒看見了。仇視麼是理所應當的,渴望大概就是希望規樂能將幫助他的奴隸收為私仆吧,這是每個人民都有的權利來著,加上不知道出於什麼心態,規樂每次找奴隸幫忙都是找蘿莉來著,頗像個*二代,所以渴望的目光也是常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