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0 恩典.泡沫(2 / 2)

朱由校也笑了,仿佛看見錢謙益感恩戴德的老臉,他瀟灑地一揮手道:“為朕鞠躬盡瘁的,怎麼賞都是應該的,朕的內帑充足的很,給六部六科九卿都察院翰林院國子監十二監四司八局二十四衙門的官員都發點過年的銀子,讓他們知道天恩浩蕩。這個事就交給小魏子你去辦吧。”

魏忠賢低眉順眼應了一聲,倒退著出去準備擬旨去了,忽然又被朱由校叫住道:“倭國進貢的那幾十把上好的長刀,挑三把最好的賜給鎮武侯吧。”

這個冬天特別冷,連秦淮河上都結起了厚厚的冰,沿街的屋簷下,能看見一長串晶瑩透亮的冰溜子,大人小孩都穿著厚厚的鬆江棉花做成的棉襖棉褲,一張嘴就是一股白霧,城市的空氣裏彌漫著一股食物的香甜和爆竹鞭炮炸後硝煙氣息混合的味道----今年起流行用火藥做成能發出巨響和火光的小紙卷來辭舊迎新。據說開辦煙花爆竹廠的人是工部的某位官員的親戚呢,這家工廠當然也隨著上市的熱潮而在上交所掛牌發行股票了,五個銅板的發行價,隻用了一天就竄到了十五個銅錢。

煙花爆竹廠的股票上市隻是大明經濟的一個縮影,張福林確實是個人才,他的放寬上市條件和開設交易所分支機構的措施給大明帶來了經濟上的繁榮,中小企業獲得了充足的發展資金,老百姓的餘錢除了買房子置地存票號之外又有了一條投資的渠道,張大人的政策讓他們買得起股票,買得到股票,而且買了以後就升值,簡直比放高利貸來錢還要快,隱隱間張福林的名聲在民間也開始被人傳頌,有人還給張大人起了個張財神的諢名,張大人混得風生水起,名利雙收。

張大人很精明,除了極其可信的人送來的賄賂之外,其他錢財一概拒之門外,就是這些勉為其難收來的銀兩他也一分不留,全部借著過年的機會送給上司和同僚了,家裏陳設依舊,老婆也沒添置綾羅綢緞,更沒有買大宅子買田買地,就連平時喝茶的杯子也不是什麼值錢的瓷器,而是一個半舊的玻璃罐頭瓶,外麵用棉布做了個保溫的套子而已,見者無不誇讚張大人著實是個兩袖清風的好官。

大權在握不借機發財那是傻子,張福林營造出清官的形象是為了更好的撈錢,以張大人的智慧自然不會傻乎乎地靠收賄賂發財,他手上掌握著審核股票上市的權力,大可以在這上麵做文章。

江南民間企業眾多,每個月都有大量的商鋪工廠開業,也有大量的商鋪工廠關門,張福林暗地裏讓自己的兄弟去收購這些倒閉的企業,用極低的價格盤下來然後進行包裝,偽造賬本,美化業績,然後直接申請上市發行股票,這種小企業總股本大概是一萬兩到十萬兩不等,一上市就能撈到這個數,然後自己手上再留著一大批廉價的原始股籌碼,等股價高了就拋出來換成銀子,其實企業根本就沒有投入生產,也用不著投入生產,反正大多數老百姓不懂這個,就知道股票買了能升值,漲了還能漲,這就足夠了。

西域捷報績優基金的發行為朝廷籌措了一千萬兩的軍費,這些錢除了購買糧草兵器之外,大部分是發往前線充作軍餉和修建城牆的費用的,銀子一發到陝西就立竿見影,袁督師部兵威大盛,將西夏人又向西逐出數百裏,捷報一到,基金聞風大漲,現在西部過來的消息是最緊俏的,隻要提前掌握了軍情,就能小小的發達一筆,朝廷中已經漸漸形成了一個利益階層,以兵部官員為主,這些人往往最先掌握戰報,如果是捷報傳來,他們就買入基金等上漲後拋出,如果有不利的消息傳來,他們就提前拋售規避風險。反正橫豎都是他們占便宜。

天氣很冷,可是京城每個人的心裏都是火熱的,大家買的股票基金都翻了幾番了,每個人見麵都要互相問候一句:“你買了嗎?”街頭巷尾茶樓酒肆裏也是以談股論金為主題,就連書院裏的學生們和秦淮兩岸的妓女們也深諳此道,談起股票基金債券什麼的頭頭是道,從南京到上海,再到整個大明,到處都在談論著這種能迅速致富的玩意,誰也不知道這世界上還有一種叫做泡沫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