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劫了英國人和荷蘭人,獲得了淡馬錫和巴達維,收獲了巨額財富,卻也帶來了負麵影響,西洋來的商船絕跡了,國內生產的布匹絲綢工業品賣不出去,對經濟也是這一種拖累,想當初開戰的時候可沒想這麼長遠。還是劉子光有辦法,不掙西牛賀州人的錢,咱們可以賺別人的錢啊,他電報通知以淡馬錫為基地的鄧肯水師,讓他沿馬六甲海峽北上,帶著炮艦和商船,開拓去天竺的商路。
朝廷冊封淡馬錫王阿拉巴馬和讚歌羅王馬戈比的詔書已經下達,附帶著一封聖旨,讓劉子光做個欽差,替朱由校把這兩個小藩王給封了。兩個小藩王接到通知以後飛馬趕到新汴京,接受天朝欽差劉子光的冊封,拿了蓋著大明皇帝玉璽的詔書,他們喜形於色,有了天朝的冊封,這個國王的身份才算名正言順啊。
阿拉巴馬當即表示不再回淡馬錫,要跟著劉子光去南京國子監留學,還說這是他一生的夢想。馬戈比倒沒有這麼崇高的追求,他想要的還是恢複故國山河,劉子光 勸他不要心急,現在蘇門答臘找塊地方定居下來,複國的事情徐徐圖之。馬戈比無奈,隻好答應下來。
要過年了,可是大夏天的怎麼也感覺不出年味兒,於是劉子光讓人用紙把火藥卷成小筒,黃泥封底,上麵引出撚子,一點能爆炸但不傷人,這種小東西稱之為炮仗,許多炮仗連在一起就是鞭炮,除夕晚上放一掛鞭炮能辟邪消災。劉子光的小發明深得趙雯的喜愛,責令兵工廠全力生產炮仗,等過年的時候施放,劉子光看她如此喜歡熱鬧,索性把煙花的配方也說了出來,反正旅宋軍工廠原料充足,工匠手藝精湛,沒有他們做不出來的玩意。
有了鞭炮和煙花助陣,劉子光終於覺得這個年有點年味了,臨近除夕那幾天,新汴京街頭巷尾都是放炮仗的聲音,家家戶戶張燈結彩,喜氣洋洋,皇宮更是熱鬧非凡,人人盛裝,經過禮部的討論,決定推翻以前的決定,不再授予退位女皇趙雯公主的頭銜,而是升級為太上女皇,她的孩子將成皇太子,繼承旅宋的大統。這件事和趙雯兩口子奪取淡馬錫巴達維有直接的聯係,也和趙婧的努力分不開,劉子光明白,這是趙婧想把自己牢牢栓在她統一天下的戰車上,唉,人家非要把這好事推給自己,再客氣就外氣了,所以劉子光也就沒發表什麼意見,隻是對禮部那幫老學究肯同意讓他劉子光的骨肉當旅宋皇儲很納悶,熱帶地區住久了,傳統觀念也能丟啊?他卻不明白,旅宋皇權其實已經變成一種符號,經過這麼多年海外飄零,這個國家的人已經不再重視是姓什麼的當皇帝,隻要是漢族人他們就能接受。
禪位大典在新年第一天舉行,新汴京有一座大型祭壇,此時擺滿了鮮花和五穀三牲,所有人身穿禮服參加典禮,宋朝人的服飾雖和明朝人同是漢家衣冠,但終究有時代差異,祭天禮服乃是當年南宋時期留下的款式,絲毫沒有改變過,劉子光作為公爵也出席了這次盛典,看到壯觀的儀式,他仿佛夢回大宋,隻可惜手上沒有照相機,能記錄下這曆史一幕。
典禮枯燥乏味,足足從清晨進行到下午兩點才算完,舉行完之後,趙雯這樣健壯的女同誌都是被宮女攙扶下來的,厚厚的宮裝已經被汗水浸透,臉上的脂粉也花了,她進了寢殿,一下就倒在湘妃榻上,任由宮女幫她寬衣脫鞋,趙雯不是拘泥禮數的人,劉子光更是個沒禮貌的家夥,太上皇更衣的時候他就在一旁大大咧咧的坐著,趙雯道:“好不容易不再當這個鳥皇帝,那幫小老頭卻又給朕弄了個太上皇的頭銜,不要不要,聽起來就像是個老太太,一點不好玩,還不如做公主好。”
劉子光深以為然,人家都是尚公主,他倒好,娶了個太上女皇當老婆,聽起來雖然很拉風,可是總覺得有那麼一絲別扭。不過既然是人家朝廷的決定,也不好耍小性子不當,隻能在家盡量少提了。他幹咳一聲道:“都忙完了我也該回國了,你願不願意跟我一起回大明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