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1 上海(2 / 2)

上海是個不設防的城市,街上幾乎沒有巡邏的官兵,各色人等來來往往的在大街上走著,道路兩旁的酒樓茶肆一座接著一座,幌子彩旗滿眼飄晃,和京城不同的是,這裏的飯店打出的招牌琳琅滿目,什麼倭國生魚宴,法蘭西蝸牛餐,西班牙火雞,英格蘭牛排,都是聞所未聞的外洋菜,還有街邊小巷裏的風情店,小臉塗的煞白,穿著和服木屐的羅圈腿日本女人,還有皮膚黝黑,穿著暴露的南洋生番女,白皙放蕩的西方大洋馬都站在店門口用不大地道的官話向來往的男人們兜售著自己。

好一派異域風情,劉子光目不暇接,他看到了披著頭巾,腰插彎刀的阿拉伯人,短腿矮小的日本浪人,懸著細長佩劍的歐洲人,還有隨著圍著破布的南洋土著,當然最多的還是頭頂發髻,右衽長衫的大明人,各個種族的人在一起喝茶,吃飯,用不同的語言交談著,溝通著。

這些番邦蠻夷使用的貨幣種類很多,基本上都是金銀幣,但是重量,圖案,還有純度各有不同,時間久了商家們也都摸清了規律,這些繁雜的錢幣都有各自固定的彙率,西班牙人的鷹洋成色最好,英國人的女王頭也能湊合,旅宋的金幣是最受歡迎的硬通貨,大明朝的銀錠子通吃一切,日升昌的銀票見到的反而不是很多。

胡懿敏解釋說這些外洋人都是來去匆匆的客商,習慣帶著硬通貨在身上,況且日升昌在海外目前還沒有分號,所以銀票隻是在國內客商那裏才能用的上。日升昌在上海的分號更多的作用是承擔了兌付的作用,全國的客商都帶著銀票到上海來,然後從分號裏把銀子提出來再向外國人購買貨物,外國人有時候也收銀票,但是隻限於在當地購買貨物的時候,最終他們離開的時候還是要把手上的銀票兌換成真金白銀的。

“咱們到著名的外灘去看看吧,市舶提舉司就設在那裏。”胡懿敏提議道,暗中探查市舶司是他們此行的主要目的,劉子光當然欣然答應。

林笙是黃浦江東高橋南人士,自幼父母雙亡,被舅舅養到十四歲時孤身一人到上海闖蕩,已經八個年頭了,今年二十二歲的他尚未娶親,每日裏推著一輛小車到外灘去賣水果,賺些小錢糊口度日。

林笙的刀法很好,能單手用小刀將梨子的外皮削掉,中間不帶斷的,他還喜好結交朋友,在外灘上混飯吃的小攤小販都認識他,人送外號“水果阿笙”

今天的天氣很好,又有幾艘外洋貨船靠岸,在海上奔波了數月之久的人最需要補充水果蔬菜,這點外灘上的小販們都清楚,那些水手一下船第一件事就是買幾個汁水多又甜的水果大快朵頤,然後才去找婊子。

可是最近幾天的風頭很不對,官府隔三差五的就要清掃他們這些小攤小販,說是欽差大人要來,不容許市容被他們破壞,這可要了命了,小攤販本來就賺的是風裏來雨裏去的辛苦錢,一天不出攤子就沒有一天的口糧,林笙倒是不怕,反正他一個人吃飽全家人不餓,不過其他那些拖家帶口的販子們就慘了,誰家不是上有老下有小啊,為了一家老小不至於餓肚子,他們這些小攤販總是趁官府不注意的時候偷偷把攤子擺起來。

林笙像往常一樣把獨輪車支起來,水果擺放整齊,現在正值秋季,隻有本地的水蘿卜供應,綠色的蘿卜切成花瓣狀,汁水豐富,味道清爽,倒也可口。一把鐵片子做的水果刀放在案頭,刀把上纏著破布,刀鋒上閃著寒光。

林笙拿出一個陶罐往蘿卜上灑著水,以便使蘿卜顯得更加水靈好看,正當他專心致誌地進行著這項工作時,兩輛馬車已經從這條道路的兩端悄悄圍了上來。馬車上端坐著身穿深綠色官袍,皂靴黑帽的官差,車尾部有個醒目的牌子,用嚴肅的隸書寫著八個大字“巡城執法,隨時停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