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3 宋應星(2 / 3)

“聽說過,走,我和你一起去看看老人家。”劉子光一擺手,中國古代第一大百科全書的作者的名頭是如雷貫耳啊,沒想到在這裏碰上了,當然要去瞻仰一下。

輕叩院門,一個十來歲的小童過來開門,一看是艾迪生便驚喜地叫起來:“爹,是聰哥哥來了!”艾迪生一把拉住小童道:“幾天不見,士慧弟弟都長這麼高了。”

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人聽到說話的聲音從後堂走出,手裏還拿著毛筆。一看是外甥帶著客人來了,驚喜非常,趕忙招呼進屋看茶。

進的正房,分賓主落座,小孩子跑到偏房母親那裏報信燒水泡茶不提,這邊艾迪生向舅父介紹道:這位劉將軍是外甥的大恩人,不但有救命之恩,還有知遇之恩。然後把當日在莫愁湖大會發生的事情和以後幫忙贖回田產房屋,投資十萬兩搞研發事情詳細地說了一遍。

“果然是我艾宋兩家的恩人。”宋應星離座給劉子光深施一禮。“不知道劉將軍在何處為將?”遊曆多年的他知道這年頭將軍不止朝廷才有,地方豪強的武裝也有很多將軍。

劉子光起身還禮:“在下是徐州府利國鐵廠的衛隊副將,久聞宋大人熟讀經史及百家書,足跡遍布大江南北,對農桑、冶鐵、織造、車船兵器都有高深的研究,在下仰慕的很,今日得見,一定要討教一番。”

宋應星捋著胡子笑道:“原來是利國鐵廠的將軍,我在你們鐵廠可當過小半年的煉鋼師,不得不說你們彭廠主是個奇才,他發明的煉鋼爐使大明的產鋼量一下子提高了十倍,正是有這樣犀利的精鋼兵器和盔甲,朝廷大軍才能擋住滿清韃子這麼多年。我當這個學諭也就是圖個清閑,還有些微薄的俸祿,正好潛心在家寫書。我寫的這個《天工開物》也是為了使我大明的各種技術能流傳下去,造福子孫萬代。你們看……”說著他轉回書案,拿起一堆草稿給二人看。

“《天工開物》上卷六篇多與農業有關。《乃粒》主要論述稻、麥、黍、稷、粱、粟、麻、菽(豆)等糧食作物的種植、栽培技術及生產工具,包括各種水利灌溉機械,並對江南水稻栽培技術詳加介紹。

《乃服》包括養蠶、繅絲、絲織、棉紡、麻紡及毛紡等生產技術,以及工具、設備,特別著重於浙江嘉興、湖州地區養蠶的先進技術及絲紡、棉紡技術,並繪出大型提花機結構圖。

《彰施》介紹植物染料和染色技術,偏重靛藍種植和藍靛提取以及從紅花提取染料的過程,還涉及諸色染料配色及媒染方法。

《粹精》敘述稻、麥收割、脫粒及磨粉等農作物加工技術,偏重加工稻穀的風車、水碓、石碾、土礱、木礱及製麵粉的磨、羅等。

《作鹹》論述海鹽、池鹽、井鹽等鹽產地及製鹽技術,尤詳於海鹽及井鹽。

《甘嗜》敘述甘蔗種植、榨糖和製糖技術及工具,兼及蜂蜜及飴餳。

中卷有七篇,多為手工業技術。《陶埏》敘述房屋建築所用磚瓦及日常生活所用陶瓷器(尤其白瓷、青瓷)的製造及工具,從原料配製、造坯、過釉到入窯燒結,都予說明。

《冶鑄》是論述中國傳統鑄造技術最詳細的記錄,著重敘述銅鍾、鐵鍋及銅錢鑄造技術及設備,包括失蠟、實模及無模鑄造三種基本方法。

《舟車》專述有關交通工具。首先用數據標明各船舶和車輛結構構件及用材,還說明各種船、車駕駛方法,例如蒸汽火車和蒸汽輪船的原理和製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