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又過了一個點兒,玉生三人才從市武警支隊回來。電話叫來程、未二人。顏庭立去忙建廠事物。他們此去和鄧長城簽了造船合同。由於武警部門的政策所限,搶險設備廠由北企自己辦。玉生幾個總公司高層又在一起碰頭兒。辦公室文員彙報了情況,廖母也來說了事情交了支票。玉生問哪三位:“邱書記可下不去,保不保他?”
“邱品行太惡劣,不保!”未蒙氣氣地說。
程、秦也是這個態度。玉生說:“好,咱不保他。董那兒我也不去!”
程誌民說:“你還是去,他要是別的事不耽誤了?再說人家新官上任親自登門,你拿架子不分明要對立嗎?”
玉生想想也是,就說:“那我就去吧。秦姐,救濟款北企人頭平均,你讓各單位做表下發。”
董市長在市長辦公室熱情地接待了玉生。董中等個兒,白臉兒,五官倒和市委邱書記有些相像,年紀比玉生大幾歲。董讓玉生坐在他辦公桌對麵,開門見山:“你們北企怎麼不建黨組織?”
玉生聽後心裏不悅,平淡地反問:“您原來在市委分管黨務還不知道?”
董不解了:“我怎麼知道?”
玉生說:“市委接待處以派把關,壁壘森嚴,卡了我們請示建黨組織的報告,你查一個多月前的接件記錄便知。”
“好了,我信。這幾天我讓市委組織部派人指導你們建黨組織。你說說心目中的總支書記人選。”
“總支?平拖、紅石煤礦、平紡和平鋼全是黨委,我們企業人比他們多,黨員數也超過他們,咋到我們這兒變總支了?原北企也是黨委!”
“組織上的事不象你想的那樣。北企就建黨總支。”
玉生冷笑:“連黨內都不能公平對待企業,你們還是歇歇吧,北企幹脆免了那套!”
“你非要爭?”
“不是爭,而是建總支不合理!現北企總共十六家單位和一個集團總部,建總支你們砢磣我們呐?”
董想了想說:“這事兒我給你們再爭取一下,你說一把書記該誰?”
“程誌民!他正派、穩建,有能力!是能穩定北企操攏全盤的中堅人物。論資曆他也是最具資格。今早我們還開會商量呢,市委不理,我們要自開黨員大會成立黨委!一致推選的書記候選人就是他。”
“他不行,太軟!原來的北企不是垮在他任內?”
“錯!北企是垮在前幾任的無度禍害。絕非程誌民之過!正是他竭力為公確保原北企無恙,從而才有今天北企的大發展……”
“我沒時間和你爭辯。市委的意思你不當書記就外派一個……”
“笑話!給私營企業派書記?”
“嚴格地說,北企走了一條集體股份經營的路子,和私營企業有區別。如果將來國家有投資呢?那就又體現了國企性質,這樣看來外派書記也是合理!”
玉生吃了一驚,心想,這是要吃掉北企的苗頭嗎?這是他們下步的陰謀嗎?思慮中,又聽董說:“現在市委清楚了,由於你們獨特的體製,內部不是你一言堂,可說是相當民主,甚至過了頭!那幾位不時地左右你!你遠見卓識,倒能體諒上下。如果外派個書記,對你對企業都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