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難怪平陽出現‘廖大發現象’!‘大發’處處與人著想。你越這樣我們越要還錢!你別擔心他們,他們三家都是中型國企,這次得救濟款比私營企業多三倍,還有財政撥的恢複生產資金及對口支援款,還你們錢不傷筋骨!你就收下吧。”張鐸給玉生開解。
張鐸如此一說。玉生就心安了。揣起支票問:“說吧,求我做什麼?”
張鐸說:“因區裏落實你們的防水災通知不細,商家鬧起來了,把我告到省調查組……”
原來,那天下午玉生帶人給南河區下防水災通知,是區辦公室的同誌接待的。玉生把情況說得很細,象水災時間,洪水深度等都提到了。防範措施說得也具體,其中就有企業、商家應把設備、物資抬高兩米七以上存放的話。可區裏往下電話落實時,卻沒說那麼細,隻是籠統地說洪水將來,要求做好防範工作。如果下邊都按這籠統的指示執行也不會出毛病,可第二天上午,玉生和娥子去市電視台回來,又順便叮囑了幾家大商場,當然是馬上關門,抬高庫房和貨架上的商品,玉生給定的安全高度是抬高兩米七。
大水來了,南河區淹的最早最深,平地水深兩米三四,最深的地方兩米七,同樣的水深,商家的損失卻不一樣,幾家玉生去過的大商場各種物資商品沒被水泡,淹的隻是櫃台之類,損失輕微。可其它商家就慘了!貨架上商品泡了,庫房裏的存貨也淹了……幾乎是家家連本上章了!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原因很快被人找到了:區裏下的防水災通知有問題!不象人家北企“廖大發”說的那樣細!區裏發通知走過場不負責任!這無端的損失該區裏賠!損失大的商家都到區裏討說法。討說法的核心是讓區裏補償一點兒。可這一點兒加起來也有幾億元!區裏哪有啊?這事兒管不了!你不管商家不幹,就向省調查組告狀了……
這樣,張鐸就有嚴重失職之嫌!張鐸知道,明天省調查組必來北企核實下通知時的一些細節,如果玉生實話實說,他必被撤職!
張鐸介紹完內情又說:“我想了幾天,沒化解的辦法,解鈴還需係鈴人,就隻好來求你了……”
又是開始糊塗事後圓!可玉生想到張鐸官聲不錯,又給還了欠款,還有廖媽說話,這個忙就決定幫了。他說:“行!我幫你。”
張鐸盯著玉生:“你如何幫?說具體點兒。”
又是個細心的人!玉生說:“我隻好糟塌下自己,說下通知沒細說,第二輪在商場我是現場發揮,以至造成誤會。”
張鐸樂了:“好好!這樣說就能救我!謝謝‘大發’老弟……”
“你也別客氣,如果我不積些口德,水災後再鬧人災,弄得人心惶惶,玉石俱焚,我將是罪人!再說了,北企在你區裏,區各部門從沒找過北企的麻煩,你的事我不幫豈不太沒情意了?”玉生由衷地說。
張鐸說:“不愧為滿市人折服的人物!你前邊的話很深刻,玉石俱焚之論一語中的!你張兄雖不敢稱玉,今後定向玉看齊!你後邊的話讓我羞愧,區裏雖然沒給北企找麻煩,可幫助和關心的事卻一件也沒做!可你們北企呢?迅速崛起,這兩月稅收連創新高,已越居全市之首!咱區也由窮區變富區,這皆是你們北企之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