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飛雪擁青山(1 / 2)

青山是一座山,一座高山,四季如春。

和它樸素的名字不一樣,無論是在哪一點上,青山都不樸素,隻是名字流傳了下來,又因為一些原因,即使已是聞名天下,也還就這麼叫著。

人人都知道青山是什麼樣子的。

山勢奇特。前山山腳至山腰均是山勢平緩,而上卻又陡峭近乎懸崖,且多為山霧飄繞。常人窮其一身之能也未必能上踏幾步。也因此,人人知青山高,卻無人不知青山到有多高。若是到青山遊上幾日,卻可常聽人歎道:“登此山,已非人力所能及也。”

後山是臨海的懸崖,除了采藥的藥師之流會到此之外,就算是飛鳥也不遠冒險駐足。

青山之陡聞名於天下,但青山之名卻不止於此。有甚者稱:“青山之陡於青山不過區區二字。”這樣的話或顯得太過,但認同的人卻不為少數。

而青山之名,其首,當是青山的酒泉。山間有一石洞,幽深無比,至今無人可窺其一般。而泉水便是從此石洞中流淌而出。

泉水自石洞而出,而後不過二十餘步便是一百丈深潭。泉水流入潭中,再由潭而分為數十道潺潺溪流,流過山間。期間又再分無數細小支流,因此山間隨處可聞的便是山泉流於石上,如鳴佩環之聲。

數千年前這山泉還沒有名字,人人隻是稱作青山之水,或各有叫法,不一而足。而在傳說之中,距今不知幾千年前,潭邊一石忽變得堅硬萬分,卻不知被何人削出一麵石壁,高三丈,寬一丈七。壁如明鏡,映人無暇。上刻一篇文章,卻無人認得,查遍古籍,卻也隻認得是章末四字:好山,好酒。而石壁之下放著一個酒壇,裏麵卻隻有半壇山間泉水。人人稱異。而酒泉之名,自此流傳。

酒泉的水不失山泉清冽甘甜的特點,但既冠名以酒,自然就有著獨特之處。而此獨特之處也理所當然就在於酒之一字。

酒,可作釀酒之意。少氏擅釀酒。或以果實花木,或以高粱白米之物,釀之以美酒,為天下所愛。而酒之醇香又在於藏,藏上數十年,又問世間誰可聞香而不醉呢?隻是世間多奇花異草,卻不是都可以用來釀酒。世間愛酒之人,為此嚐試不止萬萬次,而所得皆不如人意,花草雖好,酒卻無味,或是得酒味卻不過盞茶的時間,藏上幾日,更是臭不可聞。無人不為之遺憾卻無一辦法。然而千年以前,少氏一先祖得此泉水,又采青山中百花輔之,費時百日而釀成一酒——少青華。傳說酒成之日,香溢十裏,萬人聞酒香而來,隻見少氏先祖登上山崖,揚天長嘯道:“至此,世間再無不可釀酒之物。”後痛飲七壇,醉酒而墜落山間,世間不知其生死。而少氏後人將此間秘密公諸於眾。自此,酒泉名揚天下。

酒泉為青山揚名之始。而後千年來,青山的花草、果木之奇特被天下人所知。山間奇石,也為天下人所愛。青山的美麗與奇特,被世間每一個人所稱道。

而這就是人人都知道的青山。

若有一日,青山不再。不知會有多少人為之所痛惜呢?

“這個問題或許隻有天知道答案。”

在被問到這個問題時,上代少氏族長少儀狄如是說。

當時的少儀狄年方不過二十七,卻已繼承少氏千年家業,正是意氣風發的時候。而他當然也有著足夠的底氣說這句話。因為他是少氏的族長。

少氏一日需要青山的酒泉,那青山便一日不會發生任何不利之事。

隻是上代少氏的族長在這樣回答的時候,一定沒有想到。在之後的某一天,青山也會下雪。而且是下大雪,一場從未見過的大雪。

青山處南,從未下過雪,以外的方圓幾百裏內也不過寥寥幾個地方飄過一些,甚至連路麵都未曾蓋住。但是現在青山卻下了一場大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