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帝國的誕生(1 / 1)

公元前四世紀,位於西北關中平原的秦王國,是一個貧窮落後的小國家,在諸侯國林立相互攻伐爭奪土地人口的混戰時期,處境不妙。秦國的周圍,是虎視眈眈的強鄰楚國和魏國,伺機吞並弱小的秦國。命運眷顧了秦國。此時的秦國國君,是雄心勃勃的嬴渠梁,即秦孝公。

楚國、魏國與秦國的地界相連接。魏國修築長城從鄭縣沿著洛水向北發展,占領大片的土地。楚國從漢中向南擴張,擁有了巴中、黔中等地區。秦國地處邊疆偏僻的雍州,諸侯王們把秦國當做未開化的蠻夷看待。

秦孝公麵對秦國被中原各國邊緣化的不利處境,決心振興秦國的國力,使秦國變得富強,與中原諸侯國一決雌雄,爭奪天下的霸權。秦孝公在即王位的第二年,即公元前三六一年,向天下發布征求賢能人才的文告,歡迎普天下所有的仁人誌士英雄豪傑來到秦國,共同建功立業。秦孝公懂得,人才是決定國家未來前途命運的關鍵。

秦孝公發布命令道:“以前,我的祖先穆公在岐山和雍邑地區創業的時候,以民生疾苦為施政解決的第一要務,贏得民心。全國萬眾一心,向東平定了晉國的****,使秦國的領土擴展到黃河邊上。在西方,打敗了犬戎蠻夷,擴展了數千裏的疆土。周天子封號為伯。諸侯們都來祝賀。穆公為後代子孫開創了國家的基業。我緬懷先君的豐功偉績,決心要把先祖的事業發揚光大。現在,我鄭重的聲明,天下如果有賢人誌士來到秦國,與我共同努力,讓秦國變得強盛,那麼,我將尊崇他,給予他高官厚祿,讓他享受榮華富貴,和他一起分享國家的榮耀。”

祖籍衛國的法學家公孫鞅,聽到秦孝公發布的命令,歡欣鼓舞。此時,公孫鞅正在魏國的宰相手下做事,宰相得了重病,奄奄一息。宰相向魏國王推薦公孫鞅,說他是天下罕見的奇才,希望魏王能重用公孫鞅。魏王是一個有眼不識泰山的蠢材,認為宰相是說胡話,不當一回事。公孫鞅徹底絕望了。公孫鞅當機立斷,立刻離開魏國,前往秦國,尋找安身立命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