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徽五年,七月七日,正是七夕佳節,建康城裏一片喜樂氣象。
城內北馳道,北市旁。賣紅燭的,賣喜字紅紙的,賣紅燈籠的,店裏攤前,說價錢問質地,喧鬧又祥和,時不時還擠過一隊披紅戴彩的迎親隊伍。
一名頭發花白的華服老者背著雙手走在官道上,顧盼之間似有一股傲氣,老者身後跟著一名稚氣未脫的白衣儒雅少年。老者停下腳步,指點著滿街的喧囂,笑著對身旁少年說“叔達,你看你都十三歲了,值此佳節,要不要伯伯給你物色一個閨女今天就把好事給辦了吧?”
少年臉色紅了紅,上前半步,拱手行禮:“伯伯又說笑了。這樣的日子伯伯您願意陪小侄出來遊玩,小侄心裏已經不勝感激了。”
老者哈哈一笑,擺擺手“最近有些氣悶,正好你來看我,左右無事帶你出來轉轉,散散心。說是我陪你,其實是叔達你在陪我這個老頭子吧。”
叔達笑了笑,正待再說些什麼,遠處的喧鬧變得刺耳起來,官道上的人開始往兩旁散開,處處透著慌亂。二人順著官道望去,一片塵土飛揚,人群四散躲避,老者暗叫一聲不好,欲要拉著少年躲避卻已經晚了,一隊人馬已經停在了麵前。
叔達好奇地看了一眼,為首之人是個年輕男子,雖然是身著便裝,但是所穿的衣服卻是金絲錦緞,華貴無比。略一思量,叔達心中已然有數,突然肩膀處一沉,忙順勢跪了下去,隨著伯伯行了一個跪禮:“參見陛下。”為首之人正是當今皇帝劉昱。
劉昱不識得這少年,示意二人起身後在馬上饒有興趣地盯著老者看了一會,開口道:“蕭卿這肚子是越發圓了,倒是越來越像一個箭靶了。”
正說著劉昱把手往後一伸,“拿弓來。”老者正是當朝大將軍蕭道成,初時劉昱說話他還站著賠笑,待聽到拿弓來三個字後頓時魂飛天外,一時傻在當場。
劉昱絲毫沒有在意大將軍的反應,接過侍從遞來的兩石小弓後試拉了一番,興致勃勃地搭上箭:“蕭卿站好,站直了,不許躲,容朕射上幾箭。”
蕭道成隻覺氣血翻騰,渾身冷汗蹭蹭地冒,皇帝的脾氣他是知道的,興致來了無所不為。事到如今抗不抗旨都難幸免,蕭道成覺得自己此番怕是陷入了一個必死之局。眼見劉昱拉弓待射,蕭道成拚力往邊上跳開,雙手本能地捂著肚子大呼“陛下饒命,老臣無罪啊,老臣無罪啊!”劉昱一箭放出不料被躲了開來,心裏惱火,正要下令處罰蕭道成,突然一個渾厚聲音傳來:“陛下息怒,大伯的肚子確實是絕好箭靶,可若此番射死豈不無趣。”
劉昱轉頭一看,原來是剛才那名清秀少年,不禁好奇心起:“那你說該怎麼辦?”叔達拱手而立,低頭遲疑著說:“不妨改用無頭箭矢,既能過癮,還能保全箭靶。”
劉昱一尋思,覺得有理,就命人斬去了箭頭,蕭道成無奈之下隻好硬著頭皮按劉昱的指定站在了三丈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