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象山郡大軍(2 / 2)

安陽淳得知消息後,立即通知各隊頭領,第二天早晨鬆林軍開赴白樺城,同時派人通知楊林城、青銅城,軍隊齊聚白樺城。

五天後,各路大軍齊聚白樺城。

高鵬在白樺城經過三個月的招兵買馬,已經有軍士一萬餘人,隻是缺少訓練。楊林軍、青銅軍有軍隊各一萬五千人,安陽淳命其分駐白樺城兩側。鬆林軍一萬八千人則駐紮在白樺城內,高鵬的白樺軍負責守城。

******

北山城,總兵府議事廳。

張舉所帶象山軍五萬人已經進城。此時蕭東山正坐在總兵府議事廳,旁邊坐著張舉、蕭充、蕭沛、許光輝等。

許光輝是蕭東山的心腹,平日裏沒少賄賂,所以兵敗後,並沒有受到責罰。

“我此次帶來五萬大軍,不知蕭總兵北山府城可調動多少兵馬?”張舉問道。

“除下必要的防守軍士外,目前可調動軍隊五萬人。”三個月的時間,北山軍從四處抓了不少壯丁強行參軍,填充編製。蕭總兵心裏清楚,要是讓上方知道北山府損失了這麼多人馬,恐怕要重重處罰。

北山軍出動五萬人,也不少了。不過這五萬人中,許多人是剛抓來的壯丁,根本沒進行過軍事訓練,甚至連基本的武器都沒配齊。這樣的五萬人,戰力可想而知,隻怕連一個小城鎮裏的地方軍隊都不如。

不過這些,張舉卻是不知。

“哦,兩軍合在一處,有大軍十萬,南北兩處叛軍,蕭總兵覺得該先平哪處?”

蕭東山武學境界雖高,但一生善於鑽營,謀略卻差,在行軍打仗方麵遠不如其子蕭充。蕭東山見張舉問話中涉及平叛具體方略,他趕忙向其子蕭充使眼色。

蕭充會意,立即接道:“南北兩處叛軍,以北方安陽淳叛軍最強,但安陽淳叛軍攻占了有北山府城北大門之稱的白樺城,對我軍威脅最大。若我軍主力先攻打南邊叛軍,安陽淳叛軍必定趁機攻打北山府城。依我之見,我軍不如先攻打安陽淳叛軍。”

張舉聽了也是點點頭,表示讚成其觀點。蕭充所說,還是比較有道理的。

最後商定,北山城出動大軍十萬,號稱二十萬,三日後出征白樺城,蕭充和張舉各領五萬人。

對外,虛報人馬,這也是蕭東山想出的法子。

白樺城,臨時統帥府。

安陽淳已經獲悉北山城內十萬大軍即將出征白樺城,緊急召集眾將研究戰略部署。

“兵來將擋,水來土填,我們固守白樺城,未必就輸於他。”青銅軍主褚明說道。

“對,我們和他硬拚,未必就輸。等敵軍來時,我兄弟二人願領兵出城和其一戰,看看他們有幾斤幾兩。”古清接著說道。

“敵人有十萬之眾,並且是訓練有素的正規軍,而我方人數不到六萬,並且有相當一部分是新入伍的新兵,雙方實力差距太大,硬拚對我方不利,就算勉強取勝,代價也太大。”安陽淳否定了硬拚的觀點。

“不和其硬拚對著幹,那怎麼打。”古清有些疑惑,不知安陽淳葫蘆裏賣的什麼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