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以為把“設定”這種東東擺在最前,實在是作者水平有限的標誌。殊不知,完全不作解釋,僅僅考驗讀者的耐心竟造成一堆疑問,人人都說前兩章帶來了過多閱讀焦慮,看來有必要為序言和一、二兩章加一個導讀。
1.前兩章的寫作和後麵的文字有不短的時間差,對網絡圖書市場的認識越深,原本隻寫給自己看的晦澀作風也隻有一變再變,力求在閱讀快感和文本的核心思想之間取得平衡。當然,這也使後麵的文字向庸俗化邁進了一大步,我盡量照顧不同的閱讀取向,眾口難調是一定的,隻能盡力而為。
2.更新始終為心腹大患,數量和質量委實是兩難抉擇。目前的存稿僅二十幾萬,為將來不至於太過尷尬,隻好在更新速度上作出一些讓步,努力中,請見諒。
3.序章的整個戰鬥場景,牽涉到作品前傳、也就是科魔大戰爆發前的相關曆史進程。不敢明寫是因為頭緒太多,放到序章中會讓不知多少字以後的對應內容失去新鮮感。有些設定可以講明:基本世界觀包含四個領域,已經出現的兩個分別是地表文明(代表魔法力量)和月球文明(代表科技力)。很重要的一點是,序章中的“月球”已經成為一個包含動力裝置的巨型空間站,也是科魔大戰失敗一方--科技力量殘餘勢力的藏身之處。序章中“月球把自身十分之一的物質拋進無垠虛空”,其前提就是月球此時是一個空心球體,是一輪“鐵月亮”--否則多大噸位的核爆也不可能造成這麼大的傷害吧?至於所謂“不可饒恕的罪行”,當時藏身在月球的科技力餘孽,通過某種行星物理兵器引發地表的大洪水和地質災變,幾乎蕩平了輝煌的地表文明,這一點在第三章開頭的童話故事中已經交代了一個雛形。其他資料暫時不能透露。
4.序章中對一把.45口徑手槍進行詳述,直接原因如下:科技力和魔法力量的較量牽涉到一個“力量平衡”問題,試想,血肉之軀怎麼對抗多管機槍的掃射?即使在D&D規則中的十五級施法者也隻有撲街的份。由此我做了一些讓步,“動能武器已經退出曆史舞台”,換言之,“定向武器成了軍火庫中的主流”。為避免出現“激光槍”這種白癡的說法,序章中故意模糊了將軍手中武器的形製。由此,科技和魔法的對抗變得比較合理。掌握魔法力量的一方,可以通過某種類似EMP的電磁脈衝法術燒毀所有含電器元件的武器係統,將軍就是被這一招帶來的電容爆炸所傷。而通過激發底火起作用的老式手槍不含電子元件,在下文科魔大戰中,經典的“老槍”還會登場亮相,它們才是宰殺施法者的終極兵器。
5.“電離雲團”問題。我總不能這樣寫--核爆爆心的巨大溫壓把肉體和金屬化為等離子體--“等離子體”一旦出現,這就不是奇幻而是科幻了……所以隻好進行一下“藝術加工”,解釋為“電離後的搖曳雲團”,至少在大體上,這樣描述“等離子體”還算合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