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開皇二年(1 / 2)

開皇二年,江都,蘇家。

此時一位少年坐於禮馬之上,帶著人馬帶著花轎前往城東穆家迎親,麵容帶著旁人了解不透的憂傷,雖然他人看來如同意氣風發,如同喜慶歡樂。

少年喚作蘇塵,是蘇家蘇盛膝下次子。蘇家乃是江都商賈世家,經曆了各代王朝更替仍然保持商賈世家的樣子,沒有滅亡亦沒有改變,可想而知蘇家曆代家主在江都有多大能耐與隱藏極深的手段。

蘇塵的憂傷不是沒有來頭,回想剛出蘇家門口時,跟隨一同長大劉管家之兒劉寶遠,亦是服侍他左右的下人,蘇塵習慣私下叫他為元寶,他那幾分微胖的身材的確極像元寶。剛出門口時,劉元寶便是跟隨左右的,隻是蘇塵私下與他極為通好,在這種場合他竟然沒頭沒腦的問了一句。

“少爺,您從未見過穆家小姐,若她是個冬瓜你是否還會迎娶?”

這麼一句不經大腦的話語傳入了蘇家長輩中,同時也讓蘇塵愕然。聲音雖然不大,卻令得在場所有人對蘇塵側目,紛紛投以目光,等待蘇塵的回答。

劉元寶沒頭沒腦,蘇塵可不能沒頭沒腦。他的回答往淺了說關乎自己為人作風,在外是否為君子,往深了說關乎蘇家臉麵,蘇家在江都是舉足輕重的存在,一舉一動自然看在外人眼裏,如何應答必要細細斟酌一番。

“古之《論語》有言:君子道者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於己而言,君子之道實乃為人立世之本。更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乃父母之意而行,此為不憂,若穆家小姐實是冬瓜,我依然會與之細談交心,因為大戶人家兒女品性修養必定不差,也會與之養兒攜老,此為不惑不懼。”言畢,懂得蘇塵之意的長輩都露了欣慰之意,街市之人雖然不明就裏,可是為了湊熱鬧當然是紛紛叫好。

這句話說的很用心,一有借用聖人之言為蘇家明君子之道,二有表達了自己追求君子的為人之道,亦表達了自己的品性。最後一個用意隱藏的深一點,這個意思是表達給未過門的穆思聽的,“就算你不好看我也依然會娶了你,因為你與我是門當戶對的,是依父母之命的。”

思緒回返,蘇塵依然去迎娶穆思的路上。雖然劉元寶說話並無頭腦,可是說者無意,聽者有意,蘇塵此時就在想若真的是冬瓜,自己還能不能與之相處下去,能不能按照自己說過的話來與之攜老。

人心是複雜多變的,思緒萬千就會萬千結果,唯一不變的是成人長大形成的思維,看待問題的獨特思維。這個如同變化無常的老天,或許它一會會下雨一會會東升豔陽,但變來變去無非就是這幾種了。

蘇塵看著愈近的張燈結彩的穆家府門,隻能將心中憂傷壓下,提神微笑而去,話語已經說出還能怎樣反悔?按照禮儀,兒女迎嫁父母隻能在家等候,蘇塵離開蘇家後,劉元寶作為下人並沒有跟隨而去,而是回到了蘇家府內,見到了父親劉術與蘇家家主蘇盛。

“父親,我已經按照你的說法去做了,那我可以去找少爺了嗎?”劉元寶見到家主父親,先行了禮,再言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