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眼中不見那些高樓厚牆、精美府第,京師與那些紅塵中不知名的小城村鎮亦無太多的區別,同樣的人們在各個角落裏上演著世間悲歡離合、喜怒哀樂。略有不同的是,在那峨冠華服與聲色犬馬所編織的溫情麵紗之下,還隱藏著勾心鬥角、爾虞我詐。
南疆叛亂平息,邊陲失城盡複,皇帝龍顏大悅之下,傳詔大赦天下,三軍將士皆受獎賞,除了隨泰親王作亂的幾位重將之外,其餘人等皆不再嚴究。滇、貴境內本仍有些負隅頑抗的叛軍殘部,但皆屬散兵遊勇,難成氣候,聞得赦令頒下,亦漸安穩。
但隨著外夷平定,盛世漸至,那些豪門貴族、文武百官亦失去了同仇敵愾的心態,再度開始了永不停息的明爭暗鬥。
原有的京師四派中,泰親王謀反失敗,許多得力手下盡皆戰死,丞相劉遠反戈,關睢掌門洪修羅身陷囹圄,追捕王梁辰遠遁他鄉,偌大勢力冰消瓦解,已可除名;逍遙一派諸人依舊是閑雲野鶴的性子,不理政事;隨著聖上年事漸高,太子登基在即,躊躇滿誌,太子府亦公然納賢招士,廣結人緣,權力大漲;而原本勢力最大、近年來幾乎一統江湖的將軍府反倒收斂了許多,明將軍自南疆歸來後一直托病不出,外事皆交由水知寒與鬼失驚全權處理。
伴隨著舊勢力的崛起與沒落,那些因軍功擢升的新貴、希望光宗耀祖的桀驁少年、為博取功名的江湖人……也在京師這個舞台粉墨登場,京師複雜的派係之爭增添了更多的變數。其中最令人矚目的,無疑就是平西公子桑瞻宇,這個來自錫金、橫空出世的神秘漢族少年已成為了各方權貴競相拉攏的寵兒。
皇上一聲令下,調集了京城最好的匠師與近萬勞工,不過一月光景,平西公子的府邸已平地而起。
為慶賀喬遷之喜,平西府遍發請柬,在新落成的府邸大宴賓客,名單上包括了京師全部有頭麵的人物。這段時日裏桑瞻宇雖然早與許多豪門貴族暗中交往,但這是他首次公開亮相,對於那些久聞平西公子之名卻無緣相識者來說,無疑是一次極為難得的攀交情的機會,所以除了近日來安心在將軍府中養傷的明將軍外,幾乎所有的人都前來捧場。
某些初次相識的賓客瞧桑瞻宇年方弱冠,又來自錫金小國,暗忖他或僅是因時勢機緣而成事,不由隱隱生出輕視之念。但酒過三巡後,發覺他不但頗有風範地承起主人之責,而且談吐得體,禮數半點不缺,儼然是位出自書香門第的翩翩公子,毫無小家之氣,不禁刮目相看。
不多時,皇宮內侍總管葛公公前至,並傳聖上口諭:平西公子有功於國,賀其遷居京師,賜禦酒數壇,金銀寶物若幹。
桑瞻宇跪拜謝恩後,葛公公親熱地拍拍他肩膀,遞過一個精巧的小盒子,陰陽怪氣地道:“俗言道‘葡萄美酒夜光杯’,皇上賜下的佳釀若僅用普通杯子喝,隻怕難得其味。這裏麵是一套玉製的酒器,乃是當年太子賞我的小玩意兒,珍藏多年,從不敢輕用。還是太子有心,特意囑咐我帶來轉呈桑公子。嘿嘿,我雖不好酒,但這麼精巧的玩意兒,真是有些舍不得啊……”說話間,又恭敬地朝席中端坐的太子拱手施禮。
平西公子桑瞻宇可謂目前京師最為炙手可熱的人物,乃是各派係爭奪的對象。太子如此公開招攬,無論桑瞻宇答應與否,都會將他置於風口浪尖之上,引來天大的麻煩。眾人屏氣凝神,且看他會如何應對。
桑瞻宇自明其意,卻故意皺眉道:“小弟生長於錫金,不通中原的規矩。記得錫金王賜酒時,無論多少,縱然量淺,亦得當場飲盡。卻不知這禦賜的美酒是否也是同樣道理?”眾人聽他談笑間提及錫金王賜酒之事,果然大有來曆。而他抬出錫金王,更顯得心氣極高,怕是不會輕易被太子府收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