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從小看武俠故事長大的我,有很長一段時間都喜歡仙子型的女性角色。
比如小龍女,比如王語嫣。
清純美麗,出塵脫俗,仿佛聖潔的蓮花不容玷汙。即使是在大多數以男性視角出發的武俠小說裏,她們依然是群雄追逐的對象,擁有無數明戀暗戀者。按照現在流行的說法,這一小撮人屬於頂級白富美,管你高帥富還是矮矬窮,統統都得跪倒在她們的紗裙之下。
毫無疑問,武俠小說作者的導向是很清晰的,女人就應該清純、善良、美麗、簡單。受那些作者影響,我這等胸無大誌的普通女性喜好也是非常分明的。小學時有人問我最希望成為金庸筆下的誰,我的答案是王語嫣。因為她“美得像神仙姐姐”、“聲音好聽”、“不用打架,斯斯文文”。(香香公主當然也又美又不用打架,隻可惜下場不好,拋開不算。)
隨後年紀稍大,我開始喜歡黃蓉,她嬌俏,渾身透著機靈勁兒,會惡作劇也會耍小心機,就算任性也照樣可愛。(至於《神雕》裏的“中年蓉”,那是女神走下神壇的過程,咱們就先選擇性忽略吧。)
言歸正傳,再後來我讀完了大學,出入社會,發現但凡使用小說裏女神處事的範兒,就會被人戲謔為“聖母”。這是個隨著語境變化而有著截然不同含義的詞,於是我開始對小時候深惡痛絕的一個群體產生了興趣,那就是仙女姐姐們的對立麵——妖女們。
縱觀傳統武俠小說世界,“妖女”通常是以“苦逼”的形式存在。她們會冒著欺師滅祖的風險去追求原本暗戀著仙女的男主角,隨後又有很大可能因為追求未遂而狂性大發,到處創立邪教、魔教、尼姑教等惡勢力來荼毒祖國下一代。總而言之,她們是群明明擁有高超武藝,卻偏偏為情所困,最後失控做出些匪夷所思的傻事,再通過失敗去彰顯女主角的高潔、烘托男主角偉岸的奉獻派。
換句話說——她,就是男主角的墊腳石;她,就是女主角的反射鏡;她,就是武俠奧斯卡裏的最佳女配。
漸漸的,武俠小說裏妖女的角色被塑造得越發臉譜化,塑造得為壞而壞,甚至純粹是為了推動情節而痛下毒手。我在想,作者大人們在拚勁全力描述仙女美好的同時,大概從來沒有去想過妖女們的感受吧。
為什麼?憑什麼?妖女也是人,也是妖女她媽生的啊!
人這種複雜的生物,怎麼會隻有單純的一麵?
有果必有因,沒有人剛生下來就是特別壞的,既然妖女最終變“壞”,也一定是經曆過很特別的事兒,我堅持這麼想著。
所以最近我寫了一個妖女作主角的故事——明明渴望成為人見人愛的仙子,卻又礙於身份不得不做著所謂的“妖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