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丁小乙(1 / 2)

玄功淬體是追求力量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一點。

“玄功”是所有力量的源頭,世上奧義秘法千奇百怪,但萬變不離其宗,“玄功”是催動他們的唯一“鑰匙”,是最純粹的力量。至於它的叫法,沒有人去研究,也許是因為它的運作玄妙非常,也許是因為匪夷所思。總之,名字隻是一個稱謂。

玄功總共分為十二重天,這也是衡量修煉者修為的唯一準則。傳說要是將它修煉到極致,就能上斬真仙,下誅鬼神,通天徹地,來去由心。

這種修煉方式雖然婦孺皆知,由來卻幾乎沒人知曉。有人猜測是一位或是幾位上古仙人在飛升之前,因為憐憫蒼生寂滅反複,所以撰寫修煉之法,遺世用來普度凡塵,免受輪回之苦。

也許事實是如此,但是在這片蒼茫大地之上,覽遍青史卻從未有人把它練至圓滿,甚至連達到九重天的都幾近沒有。

很久以前修煉者大多都隱於山林,說老實話,就算他們居於朝堂集市也沒有人會知道他們的身份。雖然很少有人見過他們,但是人們猜測那些人應該都有移山鎮海的大能。

因為從未記載有人突破九重天,所以對這之後無人涉足的未知領域,有人猜測是不是突破境界之人都飛升天外了。當然這些都是毫無根據的猜測,並沒有什麼實際依據。可是就是這種說法,掀起了一時的修煉狂潮。從古至今,長生不老都是令凡人最向往的神話,古今帝王都為了這件事竭精瀝膽。如今有個機會擺在眼前,叫人如何能把持得住。幾百年來,一個個修煉宗門拔地而起,提供了更加有規劃,有秩序的修煉場所,令那些有誌之士再也不必像無頭蒼蠅一樣亂撞。

但能夠成功踏上修煉之途的人是極少的,原由是“玄池”的存在限製了所有向往長生不老,或是欲靠玄功出人頭地之人的想法。

玄功的修煉方法雖然算不上是爛大街的大路貨,但是隻要有心去尋,要找到並不難。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有玄池的,沒有玄池就沒有運轉玄功和淬煉天地靈氣的地方。所以真正能修煉的幸運兒寥寥無幾。但凡能夠修煉玄功之人,與凡人有所不同,多少都能有所成就。所以可以說這也是改變人生的不可多得的機遇。

一般的玄池就是五行池,在隻要加入修煉宗門,成為其弟子都有都有專門的修煉法門供其修行,五行池玄功吐納淬煉的是萬物的靈氣,隨時隨地都能進行修煉,但是進度緩慢,常人沒有用天材地寶加以輔助的話,一輩子停留在一重天也不是不可能。而還有一些雖然不太正常但是卻令人求之不得萬中無一的偏門歪係,比如雷池,煆煉精進玄功就要引天雷淬體,萬分的凶險,但是其修為精進的也不是一般的快,相比五行之體可以說是一日千裏。而星池的修煉速度也奇快,雖較之雷體稍顯緩慢,但是勝在隻要是晴夜,都能進行吐納星辰之法,且比較平和。

最特別的是玄陰池和純陽池,這兩者在修煉者中也是百年難遇的瑰寶,引日月之光加以澆鑄玄池,據說在同樣的境界中除了彼此,再無敵手。可惜其修煉法門早已遺失,空有強大的靈力,沒有神通可以施展,令人可惜。但也許一些隱於崇山巨障中的仙家古派裏還有藏珍也說不準。

“……我沒有藥!……”丁小乙從木凳上“騰”的一下子坐了起來,睡眼惺忪地發現周圍的人都在打量這自己。

連平時耳背的私塾先生都放下了手中的經卷,停下了講課聲,用那雙博覽群書的眼睛怒目地注視著自己。丁小乙手忙腳亂地去翻找桌榻上對應的書卷來掩飾自己上課睡覺的事實,可是嘴角的一根銀線,另一頭粘連在桌子上,像在不斷地提醒他自己剛剛的行為。他忙不迭地拭去嘴角的哈喇子。注意到在邊上聽書的韓香滿也臉笑意地看著自己,一時把書弄得落了滿地,恨不得把自己的頭埋到書堆裏去。

教書的韓先生見他手忙腳亂以為是自己的威信至此,便自鳴得意地轉過頭去,繼續朗誦經書,沒有搭理他的醜態。

“你是沒有藥,我看你有病!”丁小乙的同鄉劉水生見先生轉過頭去,靠過來小聲地說。“你怎麼了,雖然平時上課屬你最認真,但是先生就是看你不順眼,如今別惹火了先生,落了口實,把你趕出去。”

“趕出去也就算了,可別連累了我。”水生猶豫了一下道出了心聲。丁小乙和劉水生的鄉裏就他們兩個適齡的學生,其他的不是年紀太小就是家中沒有條件供其上學。

丁小乙家境一般,父母早故,從小跟著打鐵的叔叔丁秉山長大,經常幹些劈柴,拉風箱的活,身體倒也健碩,人生的偏黑,倒也沒有像他叔叔一般如同一塊黑鐵。

鎮上的韓腹綸百般推脫無可奈何之下才答應收下這兩個學生,在他看來這些沒教養的粗鄙之人,務農的就去挑糞,庖夫就去殺豬,眼饞別人做官,華服玉食,來學什麼舞文弄墨,沒有天賦,多半也是半途而廢。浪費自己這把老骨頭的精力。他還想著哪天自己的學生裏出個達官顯貴,衣錦還鄉之時能順便提攜提攜自己,好讓自己來個老來得誌,大器晚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