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瀚無垠的星空,自古以來便是人類孜孜以求,探索追尋的對象。
星空深處蘊藏著太多的神秘,哪怕是人類的整部起源史,在浩瀚無邊,永恒肅穆的宇宙麵前,亦不過是一粒微不足道的沙塵,太過渺小與微不足道。
公元2135年,人類的腳步已經初步踏向星空深處,太陽係已經遍布人類的足跡,隻不過限於科技的發展,人類前行的腳步被暫時擱置了。
不過沒有人相信太陽係能夠阻擋人類繼續前行的腳步,它隻不過是人類前行史上一個暫時的阻礙罷了,所有人都對此深信不疑。
太陽係邊緣,一片死寂的星空處,一艘渺小的單人宇宙飛船正靜靜的停留在這裏。
“真美啊。”
宇宙飛船內部,一位年約二十六七歲的青年怔怔看著透過窗壁折射進來的美麗星光,陶醉的喃喃自語道。
“真想去看看那片繁星的深處到底是什麼,可惜。”
伸手觸摸了一下飛船的艙壁,看著深邃星空處的點點繁星,青年的語氣有些遺憾與落寞。
夜塵,便是這青年的名字。
由於父母都從事與宇宙航天有關的工作,受到家庭熏陶的關係,所以夜塵自小便對頭頂的星空抱有最大的熱誠與向往。
由於工作上的一些原因,夜塵的父母算是老來得子,在他們四十多歲的時候,夜塵才來到人世間,再加上在工作中消耗了太多的精力的關係,所以縱使以現在發達的醫療條件,兩位老人在夜塵二十歲出頭的時候還是相繼離開了他。
對兩位老人而言,在臨走之前恐怕還有最後的兩個執念,一是沒能看到夜塵娶妻生子,二則是不能繼續自己的工作與研究,去探索這片星空的奧秘了。
也正是因為如此,父母的遺憾,再加上自己的喜愛,夜塵對於這片星空更加癡迷了。
二老走後幾年,夜塵已經逐漸習慣了這種獨自一人的生活,而且以他的工作性質,孜然一身反而是最好的選擇,因為他的工作周期動輒便是以年記的,而且在這段時間內他無法同人類社會進行接觸,陪伴他的,除了這艘小型飛船外,便隻有這片永恒肅穆的星空了。
夜塵的是一名星際開荒者,通過他駕駛飛船在太陽係一些人跡罕至的地帶旅行,來記錄這片區域的情況,並將其反饋回去,進而記錄在星際地圖上。
人類的足跡雖然已經能到達太陽係的邊緣位置,但並沒有徹底征服太陽係,除了已經探明的安全位置之外,整張太陽係的星圖上還有許多未曾探明的迷霧地區。
而這些迷霧,便需要通過衛星和夜塵這種‘開荒者’來進行探測了。
使用衛星探測雖然更加安全和保險,但呆板的衛星記錄肯定比不過有人操控的探測,而且太陽係的範圍也太過廣闊,僅僅依靠衛星,想要探測清楚整個太陽係不知道需要多久的時間,正因如此,開荒者這一行業也便成為了人類社會正式的工作之一。
不過,開荒者這一行業雖然待遇十分豐厚,不過由於其工作性質的原因,參與進來的多半是年紀已大,且沒有親人朋友的家夥,像夜塵這麼年輕的開荒者,十分少見。
“這片區域我已經完全探索清楚,之後轉去二號補給站補給修整一段時間,然後再繼續進行探索工作。”
摸了摸下巴泛起的淡青色胡茬,夜塵給自己規劃著接下來的行程。
“設定返程航線,目標鎖定,木星……”
手指在麵前的操作屏上靈活的敲動著,夜塵嘴裏還在不斷嘟囔著。
之所以說個不停,倒不是因為夜塵話嘮的緣故,實在是在這種動輒就要以數年記的單人旅程中,沒有個可以交流的對象實在是一件令人抓狂的事情,久而久之,夜塵也就習慣了用這種自言自語的方式來排遣寂寞。
返回較之探測過程要簡單的多,夜塵隻需要在星際圖上設定好坐標,飛船便會按照安全的航線自行返回,當然,這段返回的路程也需要消耗大量的時間,大多數開荒者都是選擇在營養倉內度過這段枯燥的旅程時間,這不但可以在觀感上大幅度縮減旅程時間,還能有效的延緩衰老速度,算得上是一舉兩得的事情。
不過夜塵實在是不喜歡那種被液體倉內的營養液浸泡的感覺,再加上這段對其它開荒者而言枯燥無味的旅程,對他而言其實也不是那麼難以忍受,所以在從事開荒者這一工作的數年時間內,夜塵倒是沒有使用過營養倉。
“唔,這次來倒是帶了不少原來的紙質書籍,這次返程便用他們來消磨時間吧,不過不得不說,這種紙質書籍看起來確實要比現在的純電子書籍要舒服一些。”
從書櫃中抽出幾本大部頭的書籍,夜塵將自己的座位調成一個舒服的躺姿,準備用看書的方式來度過這段漫長的返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