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伊賀曆史(1 / 2)

第二十章伊賀曆史

當時豐臣秀吉名字還叫羽柴秀吉,是織田信長的家臣,而織田信長非常討厭軍紀差的爛軍隊,所以這些人從此再也不幹殺人越貨的事情,正式轉為豐臣秀吉軍隊的忍者,且在各大戰役都有傑出的表現。

當然,這種“難堪”是對於中國人而言,日本人自己卻不以為意。

簡而言之,忍者的起源和發展的曆程比如山中伏擊戰要求他們擁有的特殊的技能,特殊的技能注定要執行一些特殊的任務,而這些特殊的任務,又要求他們必須善於隱蔽。林絕峰幾次麵對忍者的時候,都沒有及時發現他們的位置,甚至連氣息都沒有感受到,正是因為這些正是忍者最擅長的。

伊賀與甲賀之所以能夠成為忍者之宗,是因為兩地離京都和名古屋都很很近,而且處於重山險阻圍繞的封閉小盆地裏,自成一個小天地。可是在戰略上的位置卻是十分的重要。因為靠近日本的中央近畿地帶,所以受到京都的文化影響很深,神社、寺院、莊園非常多。在後來莊園製度崩壞的時候,土豪們就一個個崛起。在戰國時代,小小的土地居然有六十個土豪。正因為土地都很小,所以大家都想奪取對方的土地,於是每家都會養上三四十個兵,以便對付“敵國”。這裏的競爭相當的激烈,土豪們互相結盟,互相探查敵情,也互相屠戮,這種小打小鬧的“特種”作戰,成為忍者天然的舞台。也難怪這種有山地,征戰又激烈的地方,會成為忍術發展的大本營。時間久了,各土豪之間就慢慢發展出一種平衡,然後忍術也開始冠於全國。

曆史上,伊賀有三家上忍,服部氏、百地氏和藤林氏,這裏所謂的上忍是一種尊稱,因為他們掌握著伊賀的實權,而且湧現出了很多人才。比如百地氏,就出現了傳奇人物百地三太夫。其中的服部氏後來離開了。

服部氏本來是中國人,姓秦。秦氏家族在公元三世紀末、四世紀初時從吳國渡海定居日本的,之後就改了個日本姓服部。他們不僅帶來了紡織技術,而且帶來了吳國的服裝成為和服,因此和服又稱“吳服”。服部氏後來出了一個服部半藏,成為日本忍者。伊賀和甲賀短暫的不戰約定,正是在他主持下簽訂的。

嚴格的來說,服部半藏是一個稱呼而非人名,一般所說的“服部半藏”指的是第二代,服部半藏正成。他作為德川家康的家臣立下不少戰功,號稱鬼半藏。他手下的忍者,就有很多是伊賀的。

當林絕峰了解到,服部家族也就是秦氏家族當年是在中國以表演雜耍為生的時候,感覺有些哭笑不得。究竟是應該驕傲於,中國人才太多了,以至於在中國混不下去的人到了日本成了忍者;還是應該感歎於,這樣的人才竟然在中國被埋沒了。

事實上,在整個忍者的發展曆程中,出於各種原因移民日本的中國人,起了相當大的作用,因為他們帶來了各種技術和知識。

無論如何,伊賀的曆史,讓林絕峰對其更加產生親切感,堅定了他幫助伊賀的決心。

一天早晨,林絕峰突然感到神清氣爽,胸中似乎蘊含著一股強大的力量,而且天罡地煞刀也增加到了六十四把。他終於達到元嬰境界了。

看著複原的傷口,和更加結實的身體,林絕峰知道,此時那些手裏劍和短箭再也不會對自己造成傷害了。

青瞳跪在林絕峰的麵前,十分恭敬的把鳴龍劍高高舉起,送到林絕峰麵前:“大人的劍,青瞳沒敢丟掉,一直仔細保管著”

“謝謝!”林絕峰接過劍,揮舞起來。單見他周身上下虎虎生風,帶動了院子裏的樹木,刷刷的掉下許多樹葉。他招式收放自如,動若驚兔,靜若處子。當他收住招式後,掉落的樹葉在他周圍形成了一個十分規整的圓圈。

見到林絕峰練的這一套劍,青瞳和飛鳥、風鈴都鼓起掌來。

林絕峰告訴青瞳:“有時間的話,教教她們兩個中文,然後去甲賀,殺他個人仰馬翻!”

“是!大人!”

但是沒等林絕峰策劃如何突襲甲賀,青瞳就對他使了個眼色。

林絕峰立即明白了,有人正要偷襲自己。伊賀既然能找到甲賀的地方,甲賀同樣也能找到伊賀的所在。他仔細感覺周圍,察覺不到一點氣息,然而側耳傾聽起來,卻能發覺在繁華都市的車水馬龍的喧囂裏麵,夾雜著整齊的“沙沙”聲,是有很多人在疾步奔跑。

通過對忍者的研究,林絕峰了解到,忍者擅長在狹小的地方和複雜的環境下戰鬥,正因為如此,才在日本得到了空前的發展。而因為他們不善於在開闊的地方作戰,因此才在中國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