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君恩 (四 中)(2 / 2)

眾人原來不打算讓李旭有出頭之日,所以無論有仇沒仇,都要上前狠踏一腳。如今昔日的墊腳石已經進入了朝堂,幾大世家對他的處置策略便不能是繼續踩,而是變為爭相與之結交了。至於以往的恩怨,大夥隻當是個玩笑。隻要李旭不主動提,他們樂得將其忘個幹淨。

“你現在已經自成一股勢力,不到萬不得已,誰以不會再找你的麻煩,以免逼得你反咬一口,讓他們自己元氣大傷!”獨孤林苦笑著,繼續解釋。“裴炬、虞世基、宇文述這些人看著好似鐵板一塊,其實彼此之間爭得也非常厲害,無論誰家受了傷,其他幾家肯定會毫不客氣地撲上去!”

這就是大隋的官場規則,李旭先前感覺到一些,卻遠遠不如獨孤林講得這般直白。他的心思不在此,但領悟力卻一點都不差,經對方略一指點,眼前的迷霧便已經開朗許多。“其實這何塞上那些部落差別不大,都是憑實力說話。實力強了大夥就爭相結交,實力弱了則人人落井下石!”

“你能這麼想就好。我看兵部尚書趙孝才與你有些舊交。此人平素與裴矩過往甚密,可以為你從中間穿針引線。來護兒將軍一直對你青眼有加,有機會時,你也應該去老將軍那裏打個招呼!”獨孤林見李旭儒子可教,臉上露出了幾分欣慰。待李旭表示將其所叮囑的一切記下後,他又抿了口酒,講起了對方第二個迫在眉睫的要務。

“有道是,朝中有人好做官。他們即便不能幫忙,能及時傳遞一些消息給你也是好的。此外,要想在那個位子坐得牢,你必須自己尋一些得力臂膀!”

這一點,李旭早就深有體會。當年如果他在雄武營能建立起一夥絕對的嫡係,也不至於被宇文的人輕而易舉地擠走。人總是吃了虧之後才會學乖,別人好心教導的,永遠不及自己感悟出來的東西記得牢。他深深地記得當日的教訓,但具體如何做,卻沒有半點兒頭緒。

“校尉張江可以給你留下,你剛剛履新,身邊不能沒有一個熟悉的弟兄!我跟他說過此事,他也願意繼續聽你的調遣!”秦叔寶見獨孤林已經把話說開了,索性也不兜圈子,直接替李旭安排了一個可以信得過的嫡係。

“多謝秦二哥!”李旭笑著拱手。

“不必客氣。你的家眷,我也會盡快派人給你護送到博陵!”秦叔寶給了李旭一個坦誠笑臉,鄭重承諾。

二人四目相交,都覺得有股暖暖的東西在心裏流。並肩作戰兩年多來,雖然彼此心中都藏了一較短長的念頭,但實際衝突卻很少發生。特別是在這分別在即的時刻,輕微的隔閡已經被彭湃的友情衝洗了個幹幹淨淨。

“倒酒!倒酒!能結交秦二哥和獨孤兄這樣的朋友,李某三生有幸!”沒等李旭開口,李世民替他說出了心中想說的話。

“來,咱們今日一醉方休!”獨孤林大聲回應。幾個人再度將酒盞填滿,開懷暢飲。一邊喝,李旭一邊請教開府建衙以及和地方官員打交道的細節。獨孤林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秦叔寶則在旁邊根據自己的觀察領悟不斷補充;見大夥說得熱鬧,李世民也不藏私,不時地將唐公府管理幕僚的一些規矩習慣轉述出來,與獨孤林和秦叔寶二人的話互相印證。幾個好友談談說說,倒也把旭子即將做得事情規劃出了個大概。

與唐公府兩廂對照著來看,李旭所管轄的地盤雖然小了些,但權限卻更靈活。唐公李淵雖然奉旨撫慰河東,有罷免郡縣官員的大權。但手中卻沒有掌兵,因此能在軍中安排的人手非常有限,做事情時也處處受製。而李旭自己本身就是汾陽軍大總管,麾下的親信安排起來名正言順,所以也更容易放開手腳。

“說實話,我還真有些羨慕仲堅兄的運氣呢!”談起自家父親所受到的重重擎肘,李世民笑著說道。

“唐公府乃百年世家,樹大根深。我不過一浮萍而已,手中空有一堆告身,卻連一個親信也募不到!”李旭聳聳肩膀,不無遺憾地回應。

“其實李將軍眼前有一個很好的機會!”聽李旭說得坦誠,跟隨李世民同來赴宴的慕容羅先看了看自家少主,然後站起身,大聲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