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幹城 (七 下)(3 / 3)

“陛下當然早料定了突厥克日必敗,否則怎會在城中堅守不出。剛剛趕來時,末將還不明白陛下的心思,楞頭楞腦地向重圍裏衝。後來等屈將軍和堯將軍都趕到了,大夥仔細一核計,發現陛下坐鎮雁門,不就是兵略中常說的‘一點突入,中央開花’麼?否則以陛下之智,諸位大人之勇,豈會被些許突厥蟊賊給困住?”陰世師等的就是楊廣這一問,拱了拱手,大言不慚地說道。

他起初不聽人勸阻,急於表現,結果被突厥人打得全軍盡墨。因此見了楊廣後,立刻大拍馬屁,唯恐過後被對方追究起喪師辱國的罪責來。而楊廣偏偏就吃這一套,本來還覺得自己此番被突厥人弄了個灰頭土臉,無顏麵對江東父老。聽完陰世師的話,亦覺得自己此番誤打誤撞,的確恰合用兵之道。眼看著,一張臉上就洋溢滿了笑,臉目光也變得明亮了許多。

“如此說,朕也算有功了?”快步走到陰世師麵前,心中大“有知我者陰卿也”感覺的楊廣笑嗬嗬地問道。

“豈止是有功。若不是陛下舍身犯險,將突厥人死死地拖在雁門周圍。我等在外邊怎可能放得開手腳大打。所以,若論破敵之功,陛下當屬第一!”陰世師抬起頭,望著對方的臉回答。

“這馬屁也拍得忒地無恥!”連最擅長逢迎的參掌朝政虞世基都受不了了,將臉別開,心中暗罵。被困雁門之後,楊廣不是不想突圍,而是根本沒力量自保。宇文士及沒入城之前,他不止一次想在親衛的保護下化妝衝出去。但虧了來護兒和樊子蓋二人苦苦相勸,告訴他騎馬飛奔,大夥沒可能跑得過突厥人,所以才悻悻作罷。

至於料敵機先,指揮若定雲雲,那更是信口胡掰。這些日子楊廣天天抱著趙王楊杲躲在行宮裏哭,眼皮現在還有餘腫未退,大夥稍一留神便能看見,哪有半分鎮定自若的跡象?

心裏雖然不齒陰世師的為人,但大夥還得順著他的話向下說。當即有人做恍然大悟狀,上前恭維楊廣的用兵有道,天下無雙。也有人恭維楊廣洪福齊天,使得闔城軍民都沾光,因而逃過了一場生死大劫。已經收了一頂高帽,楊廣自然不在乎多收幾頂,微笑著,把這些恭維全部默認了。

談了會兒主聖臣直的廢話,楊廣擺擺手,將大夥的注意力又領回正題。“若無將士們用命,朕有再多的福氣也守不住這座孤城。屈將軍,你這次安排得著實巧妙。居然想到了分化瓦解之計。經曆昨夜一戰,始畢可汗和骨托魯必然勢同水火。我大隋邊境,至少能得五年安寧。朕觀昨夜看你了你的謀劃,隻覺得其中環環相扣,步步緊逼,對手根本沒有任何破解的機會。縱當年霍衛複生,也不過如此!”

“恭賀陛下又得一霍衛之材!”眾臣圍攏上前,齊聲道賀。左驍衛大將軍屈突通這次立了大功,官職肯定會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他現在官居正三品,幾乎已經是武將的極頂。再向上升遷的話,便是從漢代流傳下來授予武將的不世殊榮,二品懷化大將軍和從一品驃騎大將軍了。有道是花花轎子人抬人,這個機會不去錦上添花的人簡直是傻子。因此文武百官紛紛出言,懇請楊廣褒獎屈突通等人破敵之功。

“嗯,屈將軍有大功於國……”楊廣手墊胡須,微笑著沉吟。宇文述家的兩個兒子闖了大禍,此刻他身邊的確需要有一個能取代宇文述的老臣來穩定軍心。屈突通為人剛正,事君忠直,也的確是個合適人選。想到這,他便欲當眾加封屈突通。誰料話還沒說出口,對方卻搶先回答道:“陛下且慢,末將不敢冒領戰功!”

還有向外推讓賞賜的?群臣楞了楞,麵麵相覷。

“此計出自李將軍之手,末將隻是依其言,從其策而已!”沒等眾人從震驚中回過神來,屈突通後退半步,拉起李旭的手向大夥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