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嗚嗚――嗚嗚――嗚”李世民聽見長短不齊的角聲,跟著大軍一道加速。他用眼角的餘光向中軍方位掃視,發現很多李旭的親兵非常有規律地夾雜在邊軍之中。這些人身穿輕甲,單手拎著橫刀。另一支手騰出來,高舉著火把。如果有人在空中用筆把第一排的所有火把連起來,得到的恰好是條直線。
“嗚嗚――嗚嗚!”來自李旭身邊的角聲再度響起,每隔百餘步,則被一名來自齊郡的號手重複。親兵們聽到角聲,緩緩晃動活把,胯下的坐騎也隨即減慢速度。各級將領把看到和聽到的命令快速傳達,帶領著全軍與敵人脫離接觸。
疾、緩、疾、緩,旭子巧妙地控製著攻擊節奏。他們是一道道海浪,塞上聯軍則是泥沙壘成的堤壩。在接踵而來的打擊下,部族武士們始終無法穩定陣腳。每一片營壘都試圖組織抵抗,但每一次抵抗都被迅速的瓦解。新的敗兵和原來的殘卒一同逃走,本身就成了隋軍的開路先鋒。偏偏這支開路先鋒的人數還越來越多,破壞力越來越大。到最後,幾乎不待隋軍壓上去,頑抗者的倉猝組織起來的軍陣已經被他們自己人淹沒掉。
戰鬥已經毫無懸念,缺乏訓練的塞上聯軍建立不起穩定的防線。隨著潰勢的蔓延,一些僥幸沒被選做第一波攻擊目標的可汗和土屯們幹脆放棄了扭轉乾坤的念頭。趁著潰軍被衝到自家營寨前,他們丟下大部分搶來的財貨,跳上馬背,倉惶逃走。
“仲堅兄已經不是當年的那個仲堅兄!”觀摩了大部分戰鬥過程的李世民於心中得出結論。他發現自己好像又回到了數年前,跟在對方身邊,學習對方的一舉一動。飛虎軍在他的調度下,節奏漸漸與主力兵馬合拍。而在不知不覺間,李世民已經丟掉了斷裂的長槊,單手揮舞起了從敵人那裏奪來的彎刀。
“保持節奏,保持陣型!”一邊揮舞著彎刀,李世民一邊大聲發布命令。他很慶幸自己這回能與旭子重逢,這讓他看到了另一種戰術。不同於劉弘基所教導,也不同於侯君集所總結,那是完全由李旭從戰鬥中摸索出來的戰術,處處帶著他個人的印記。
“怪不得父親寧願放四妹去尋他!”同一時刻,李世民也明白了父親的良苦用心。如果李家人全力阻攔,足有上百次機會將萁兒捉回來。但父親寧願選擇最笨拙的,以斷絕父女親情為要挾,也不願意別人真的傷害到萁兒。
天下真有能隨便割斷的親情麼?李世民微笑起來,高高地舉起的手中的彎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