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烽火 (二 下)(1 / 2)

第三章 烽火 (二 下)

這也是雲定興所部突然放慢了前進速度的原因之一。如果沒辦法將突厥人擊退,衝進雁門關救駕的兵馬越多,關牆失守的速度越快。饑餓是最好的攻城武器,突厥人深刻地明白這一點,所以他們用重兵包圍雁門,隻準來援的隊伍進,不準裏麵的隊伍出。而皇帝不可能冒險突圍,突厥人大部分為騎兵,野戰和乘勝追殺正是他們的強項。

“目前的情況是雄武營進入了雁門關,右驍衛兵馬占據了與雁門關遙遙相對的小黑山。”李世民的手指在地圖上來回移動,當年在旭子身邊觀摩大隋征遼戰役的那段時間,讓他對地圖的重要性深有體會。所以無論走到哪裏,他都會仔仔細細收集附近的山川、道路以及河流情況,整理出一張詳細的地圖。

“齊王暕以後軍保崞縣,堯君素和陰世師兩位大人率領六千殘兵卡在小黑山和崞縣之間的落星嶺。”為了讓旭子看著方便,李世民將自己提及的地名用炭條在羊皮上一一標出。四個被隋軍控製的據點相距都非常近,從地圖上看去簡直是咫尺之遙。但要想跨過這咫尺之遙,卻得付出數以千計的生命。

“雲將軍帶著我等虛張聲勢,造成了一種咱們中原兒郎大舉前來援救的假象。但這種假象目前隻能讓敵軍不來騷擾,咱們自己也沒力量殺過去!”

這就是眼前的實際情況,喜歡被人恭維自己卻沒什麼主見的雲定興把決策權基本交給了還不到十八歲的李世民。而後者雖然頗通兵略,畢竟經驗不足,無法找出一條合適的破敵良策。

所以,李世民非常高興旭子的到來。在他當年的記憶中,自己這位便宜哥哥幾乎無所不能,從來沒被敵人阻擋過。“雲老將軍和我商量了幾次,至今沒穩妥的辦法。仲堅兄來得正好,咱們一道核計核計,總能想出個妙計來!”

“突厥人不騷擾你,說明你原來的辦法已經把敵人嚇住了!”李旭點點頭,誇讚。在那一瞬間,他能從對方的目光中看到幾分歡喜。“接下來你怎麼打算?先說出來聽聽。我剛來,對眼前形勢遠沒你熟。”

旭子不想一上來就指手畫腳,雖然李世民的聲音裏充滿了期盼。但那樣做,他很快就會和雲定興將軍產生隔閡,說不定也會引起李世民身邊一些親信的不滿。多年官場沉浮,旭子學會最多的是如何收斂鋒芒。

“我認為最好的辦法直撲崞縣,給突厥人一點顏色。那樣他們就會更相信咱們這支援軍是真的,進而擔心腹背受敵!”李世民笑了笑,有些尷尬地說道。“但我手下這四千人隻有兩千人是精兵,還有兩千是臨時征召來的民壯。雲大人麾下有三萬人,其中隻有一萬是府兵!”

其餘兩萬,也是臨時征募的民壯。雖然他們保衛家園的熱情很高,但畢竟沒受到過什麼訓練。李世民想表達的意思很清楚,以一萬二千兵馬去解崞縣之圍,他沒有任何必勝把握。一旦與敵軍在野外形成僵持,有可能就會把周圍的突厥人全部吸引過來。假象被揭穿的後果顯而易見,非但救不出被困將士,這支援軍也會麵臨著滅頂之災。

“那咱們就直撲崞縣!今天不走了,在這裏休息。咱們三更出發,把騎兵全帶上,夜踏敵營。剩下的步卒則打著火把在騎兵背後慢慢前進!”李旭向桌案上捶了一拳,大聲道。

巨響聲和他充滿信心的話讓所有人精神都為之一振。有人是高興旭子能附和李世民的建議,更多的人則為這個大膽的想法而感到震驚。。

“崞縣周圍的敵軍至少有五、六萬人!”長孫無忌沒跟旭子有過接觸,所以不敢盲從。雲定興也有些猶豫,但他卻不想表現得太懦弱。看了看將士們臉上的表情,準備等等再做決定。

“五萬突厥人不可能來自同一個部落。五萬人也不可能個個都是精銳”旭子搖了搖頭,解釋。

帳中諸人,沒有他對草原軍隊的細節了解更深。這些馬背上的民族男女老幼都可以上戰場,但軍紀和協調性極差。遇到比自己弱小的敵人,他們可能會殺得對方片甲不留。遭到出乎意料的打擊,他們也可能一潰千裏。

當年徐大眼足足幫霫人煉了六個月的兵,才多少讓他們有了些正規軍隊的模樣。如今突厥可汗帶領數十萬兵馬來襲,其中至少有一大半是沒經過正規整訓的牧人。而始畢可汗的目標是大隋皇帝,他不會把真正的精銳放在一個遠離雁門關五十餘裏的彈丸之地。所以崞縣周圍的敵軍肯定以其他部落的牧人為主,而部落越多,對突然而來的打擊反應速度越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