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故人 (六 下)(3 / 3)

“對我來說,現在他是叛匪。恐怕此時在他眼裏,我亦是個不得不早日鏟除的敵人!”李旭笑了笑,回應,聲音中不無遺憾。

“總之是造化弄人!”獨孤林苦笑著搖頭,他發現自己能很容易地理解李旭的心情。“不管他,反正你的功績我們大夥有目共睹!”

“就是麼,如果有人那麼好心給咱們送旭子這樣的猛將來,我情願他多送幾個!”羅士信也在旁邊插言。

他的話引起一片笑聲。笑過之後,大夥開始好奇地打聽起旭子當年出塞的經過。李旭也不隱瞞,把當年出塞經商,被大雪阻在蘇啜部。第二年跟蘇啜部豪傑共同對抗奚族入侵,最後與徐大眼結伴南返時受困突厥,火燒阿史那卻禺營地的故事重新講述了一遍。這些話他昨天跟石嵐講過一次,今天再度提及,該刪節的刪節,該誇張的誇張,聽在眾人耳朵裏,脈絡愈發清晰,故事也越發精彩。

“當年突厥人到大隋來交涉,還是承蒙令兄照顧,我才逃過了一劫!”說到回歸中原的過程,李旭衝獨孤林再度拱手致謝。

“家兄?”獨孤林皺著眉頭問。緊接著,他就從李旭嘴裏聽到了徐達嚴、李富梨兩個通緝犯的大名。

“燒得好,仲堅燒得過癮,獨孤大人敷衍得也有趣!”羅士信拊掌,大讚。全然不在乎那兩份通緝令的時效是否過了期。

“如果那個徐大眼,徐茂功沒與你中途失散的話,此刻估計也是我大隋一員勇將了!”獨孤林更關注當日的對手,搖頭,輕歎。徐茂功的用兵能力給他的印象太深,對這樣的敵手,他一直心懷敬意。

“應該是吧,當時的人,哪能想到現在!”李旭歎息著總結。

當時的人看不到現在,所以他沒有必要讓過去的友情成為負擔,也不會承擔本不存在的責任。采用流言作為武器來逼迫他離開的人,實在是打錯了算盤。當一遍遍對著不同的人講述自己的過去經曆後,旭子的思路越來越清晰,心態也越來越平和。他甚至開始懷疑該計不是出自徐大眼之手,憑借他對徐茂功的理解,對方的手段應該比這更高明才對。而曾經使得他困惑萬分的流言,初來時凶猛,卻缺乏後續招術和輔助手段,如果以徐茂功的眼光看,未免有些過於兒戲。。

當他把所有故事和說辭都編得無懈可擊時,太守裴操之派人前來相請。“孫安祖、我、徐茂功的確曾經一同出塞。但我們之前的關係,卻非流言所說!”見過禮後,旭子主動向老太守承認。

在他的印象裏,裴操之大人素來膽小怕事。所以能讓對方安心,他盡量做得令對方安心。

老太守卻連連搖頭,不接受李旭的說辭:“用幾句流言就想讓老夫自斷臂膀,這些草寇不是太小瞧老夫的智慧了麼?”對於賊人的伎倆,他嗤之以鼻,“如果你別有用心,他們還會把這話傳出來麼。老夫一直不招你相問,因為老夫根本不信這些鬼話!”

這下,輪到旭子驚詫了。他側頭看了看坐在裴操之身邊的張須馱,發現通守大人的笑容中也包含著足夠的信任。“我們兩個找你來,是因為有另外一件要緊的事需要商量。至於那些閑話”張須馱輕輕搖頭,“謠言止於智者,靠這種招術傷人,既小瞧了對手,也看低了自己!”

“末將謝兩位大人寬容!”李旭肅立,長揖。一直擔心的事情沒有發生,他感覺到眼前一片晴朗。

“不是我們寬容,是這計策破綻太多!”裴操之笑著搖頭,““這次老夫找你來,是商量給陛下上賀表的事。高句麗臣服了,這事兒你聽說了麼?”

“什麼時候?”李旭大吃一驚,追問。

“就在十天前,來護兒將軍攻破畢奢城,高句麗驚恐萬分,遣使請降。皇上已經允了他,征遼大軍馬上就要班師了!”裴操之大聲宣布,語氣中充滿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