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壯士 (四 下)(2 / 2)

他們像田野裏的狼,被打傷了,躲進山裏自己舔淨傷口。沒幾天,又撲出山穀擇人而噬。

此刻,剛剛被張須陀在曆城外打得大敗虧輸的灰衫軍和白帶軍躲在岱山邊緣的一個小村莊內修養生息。為了防止被官軍找到蹤跡,裴長才下令將村內的僅有的十幾個男人全部殺掉了。女人們則根據他自己的審美標準排了個名次,由自己的麾下的大小頭目們按官職順序挑選。

岱山屬於齊郡管轄範圍內,照常理,裴長才和石子河二人不該在此地停留。但大夥來時在濟北郡造的孽太重了,濟北郡的郡丞聞聽他們在曆城外戰敗的消息後,立刻召集人馬準備痛打落水狗。所以,他們暫時無法取道濟北退向巨野澤。而從魯郡向回退,又要經過伯城、梁父、龔丘等地,路途太過於遙遠不說,那一帶治安也不太好。一旦被別的響馬抽冷子黑吃了黑,二人好不容易積攢的這點本錢就為人做了嫁妝。

左思右想,兩位大當家還是決定在岱山附近留下來。第一,當年王薄大當家帶領人光顧過這一帶,所以附近人煙稀少,輕易不會有膽大者發現義軍蹤跡,去給官府報信。第二,很多弟兄們被打散了,流竄在齊郡民間。如果有機會,他們兩個還希望能把弟兄們收攏到一處。

事實證明二人的選擇很有道理,入山後的第二天,已經有被打散的弟兄沿著山寨留下的獨特暗記跟了過來。還有一部分被官軍釋放的俘虜,發現自己沒有能活命的營生可做,不得重操舊業。石子河非常高興,因為這意味著他需要在山中蟄伏的時間大大縮短。但裴長才非常不滿意,因為官府釋放的俘虜全是灰衫軍,被抓住的白帶軍卻一個沒有釋放。

如此明顯的厚此薄彼行為更加深了裴長才的疑慮。雖然在大部分時間內,他也覺得官府此舉,挑撥離間的意味很明顯。但看看迅速恢複實力的灰衫軍和自己身邊稀稀落落的弟兄,忌妒又燒紅了他的眼睛。

山裏遠不及平原暖和,十一月的風吹得狗都呲牙。但裴長才的心裏卻如被點了一把火,烤得他口幹舌燥。他原本是個擁眾近萬,跺一跺腳整個巨野澤都晃蕩的大當家,如今卻不得不帶著兩千多人兒躲在深山裏掏老鼠窩。如果不是掌管輜重的老軍師退得及時,保住了大夥從長清縣掠奪來的大部分輜重,眼下這兩千多弟兄都得去喝西北風。而這一切孽都是石子河造的,假如此人不以打下曆城的重利相誘惑,裴長才認為自己絕對不會去招惹什麼張須陀。

眼下倒好了,曆城沒打下,還得時刻提防著張須陀老賊前來報複。如果明年開春之前還恢複不了元氣,不知道還有哪個仇家會找上門來。

琢磨來琢磨去,裴長才想到一個自保的好主意。那就是火速將青衫軍和白帶軍合並。兩家雖然都遭受的重創,在逃命過程中走散了不少弟兄,但合並之後還能湊出七千多人。

“爹,那可不行,此刻咱們就兩千多弟兄。那姓石的卻有五千多手下。並且,灰衫子們手裏的長短兵器也比咱們多!”裴長才的大兒子裴光聽了父親的主意,立刻跳起來反對。自己關起門來當家,無論人數再少,都是個大寨主。投靠別人,就隻能做第二把凳子,這買賣實在不劃算。

“誰說手底下人多就一定當大當家的!”裴長才抬手給了兒子一個爆鑿,“你就不會動動心眼兒,做買賣,哪能實大實地做!”

他有三個兒子,裴光,裴幹,裴淨。三人中頂數老大武藝好,也頂數老大心眼少。少年人多嘴多舌的毛病和魯莽的性格讓裴長才經常犯愁,如果哪一天自己真的幹大了,這份基業應該傳給誰。

“實力在哪擺著,咱再有心眼,還得石長才肯上當啊!”老二裴幹也不同意雙方合並。當初攻打曆城的計劃他就不同意,可大夥沒人聽他的。如今,說什麼他也得堅持一下自己的意見。

“上午的時候我打了頭麝,剛好派上用場。爹爹準備一下,我去石大當家過來吃晚飯。”老三裴淨素來有急智,一聽看父親的眼神,就知道自己該怎麼做了。

他攔住兩個還欲爭辯的哥哥,徑自去請客。快月末了,月黑風高,是個幹大事的好天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