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歸途 (二 下)(2 / 3)

“旭子,此人是李子雄,前右武衛大將軍李子雄!”宇文士及聽見自己的聲音已經緊張得變了調。李子雄是和他父親齊名的沙場老將,因為姓氏太差,被當今聖上逐出了軍隊。此人一氣之下投靠了楊玄感,叛軍之中,他是唯一一名在造反之前就有過實戰經驗的將領。

“李子雄,他很有名麼?”李旭接下來的問話讓宇文士及差點沒背過氣去。他終於明白旭子為什麼在臉上隻表現出了對敵人的敬重,而不像自己同樣緊張的原因了。這個對官場一無所知的笨家夥根本不知道李子雄是哪般人物,對方名氣再大,他聽起來也是叛軍中普通一員,與李密等人沒什麼區別。

宇文士及沒時間給旭子普及大隋軍方門戶與派係知識,就在他跟李旭說話這段時間內,敵軍已經漸漸踏入步弓有效射程之內。隨著淒厲的號角聲,天空再次開始變暗,數以萬計的羽箭升空,然後嘶鳴著落下。大部分沒射中目標,少部分穿透叛軍身上單薄的布甲,將不幸者釘死在地上。

叛軍陣型瞬間變得有些參差,但很快又恢複齊整。走在前排的精銳們把盾舉起來,擋住自己和身後的袍澤。走在後排的新兵踩過陣亡者的屍體,填補上本陣的空缺。隊伍最後,數千名弓箭手停住腳步,原地引弓。羽箭與官軍的羽箭在半空中交彙,一部分發生碰撞,落地。另一部分砸入了官軍的大陣。

“嗚――嗚――嗚嗚!”號角聲猶如受傷的野獸在長嘶,令人的頭發根根直豎。雙方吹響的都是進攻的號角,一聲比一聲淒厲,一聲比一聲桀驁不遜。宇文士及看見父親麵前有一個小方陣脫離大隊,向敵軍迎去。最前方是三排身披重甲,手持巨盾、寬刃環首刀的步兵,第四到第十排,全是長槊手。

漫天都是飛舞的長箭,帶著毒蛇吐信般的噝噝聲,從天空中落下來,奪走生命。敵我雙方不斷有人在行進中倒下,士兵們腳步的頻率卻沒有絲毫停歇。以鮮血和死亡為紐帶,叛軍和官軍前鋒之間的距離慢慢拉近,慢慢地縮短到不足三十步。為了避免誤傷自己一方的兵馬,箭雨不得不停了下來。緊接著,又是一陣劇烈的戰鼓聲,敵我雙方士兵大聲呐喊,加速前衝。

雙方的將士馬上就要發生接觸,宇文士及預覺到自己即將聽到兩支隊伍相撞時發出的轟鳴。他本能張了張嘴巴,準備迎接那刺耳的撞擊。預料中的撞擊聲卻沒如期響起來,抬眼望去,他驚詫地發現敵軍陣型突然發生了變化,巨大的方陣一分二,小部分繼續向前,纏住了官軍的前鋒。大部分卻斜衝向左,跟在李子雄的戰馬後,直撲官軍右翼。

“他們的確瘋了!”雖然對叛軍抱著同情之心,宇文士及還是不得不仰天長歎。李子雄將軍對叛軍的掌控能力令人佩服,除了他,沒人可以做到讓一夥訓練嚴重不足的民夫在兩軍即將發生接觸的刹那變換陣型,並改變攻擊目標。但他選錯了主攻方向,官軍的左翼是來護兒將軍的水師和陳棱將軍統帥的地方兵馬,這兩支隊伍之中步弓的配備數量雖然大,射出的羽箭雖然比右翼密集,但因為平素作戰目的的需要,長兵器和重甲兵的配備卻不多。如果李子雄帶領氣勢如虹的叛軍成功突破衝過羽箭截殺,靠近官軍左翼並將來護兒和陳棱的部屬擊潰,驅弱逐強,今天的戰鬥他還有獲勝的希望。

偏偏此人卻選擇了官軍的右翼為突破口,那裏是右禦衛將軍張瑾、右武侯將軍趙孝才所統帥的兩支府兵。無論長兵器的配備數量、重甲步兵比例和軍容完整性,都遠遠強於水師和地方勤王兵馬。

宇文士及看了一眼旭子,發現後者看著戰場中央,表情依舊是一臉凝重。在他目光所盯著的方位,官軍前鋒與擔任阻擊的叛軍已經正式發生了接觸,金鐵交鳴聲刹那間取代鼓聲,成為戰場上的主旋律。數以千計的人在第一次接觸時就倒了下去,更多的踩著同伴的屍體在拚殺。雙方的盾牌手們用巨盾頂著對方的盾,互相推搡,不時從盾後探出刀來,砍下一條手臂。長槊和竹簽、木樁從屍體中抽出來,毒蛇般吐著紅紅的舌頭,再從盾牌的縫隙中向前捅。有人被長矛刺中,當場戰死。有人卻半死不活,徒勞地捂著肚子,在血泊中翻滾呻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