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玄感手足無措,問計於前右武侯大將軍李子雄,李子雄認為有李密和韓世萼二人攻打黎陽城,破城已經指日可待。而左驍衛大將軍屈突通曉習兵事,若他率眾從河內郡渡河,則勝負難決,不如分兵拒之。屈突通不能濟河,則樊、衛失援。楊玄感以李子雄的計策為善,將兵馬分作兩路,一路由李子雄帶領繼續在洛陽城外與衛文升和樊子蓋周旋。另一路由他自己帶領,北上河陽去阻截屈突通。
結果,他剛一分兵,李子雄就被衛文升和樊子蓋聯手打了個大敗。不得以,楊玄感隻好掉頭殺回來,將兩支兵馬再度合並,全力應付樊、衛二將。另一方麵,則派人以八百裏快馬送軍報給李密和韓世萼,命二人必須在武賁郎將陳棱的兵馬到來之前,拿下黎陽。
“若無黎陽之糧,軍心盡散。軍心散則你我身敗名裂,法主兄高才,好自為之!”楊玄感在給李密的加急軍書中,聲淚俱下地寫道。
情況萬分危急情,李密絕不願自己的英名和夢想俱化為流水。因此,他動員士卒,對黎陽城發動了更猛烈的攻擊。
在激烈的戰鼓聲中,叛軍再次迫近黎陽西牆。李密顯然總結了第一波攻擊失敗的原因,這輪攻擊,他指揮得很慎重。所有兵馬幾乎是齊頭並進,不給守軍任何單獨擊破的機會。走在隊伍最前方的,當然還是擔任掩護任務的盾牌手。他們依舊光著膀子,隻有樹枝編就的巨盾做武器。但是,每一麵巨盾上都塗滿了濕泥。
黎陽城夾在黃河和永濟渠之間,地下水源豐富。隨便找一個地方挖下七尺,都可以挖出井水來。這一點,曾經擔心敵軍切斷城內水源的李旭和宇文士及很清楚,組織進攻的李密也很清楚。
李密不光把濕泥用在了盾牌上,很快,雄武營的弟兄們就意識到了敵將的高明之處。但對他們來說,這絕對不是什麼好消息。“他奶奶的,李密這個王八蛋,這種髒招,虧他想得出來。”張秀指著城下的敵軍,氣哼哼的罵道。
在他手指方向,數以萬計的民壯,光著膀子,用草袋抬著濕泥,越過本隊兵馬,無視頭頂上落下來的羽箭,快速衝向黎陽城牆,衝上魚梁大道。
守軍毫不客氣地將數百名民壯射死在半途中,黑色的濕泥落在地上,與紅色的血混在一起,一堆堆甚為醒目。沒被羽箭射中人卻絲毫不肯停步,抬著草袋,嘴裏發出絕望的呐喊,繼續衝向目的地。
“噗!”第一波衝到黎陽城下的民壯丟下泥巴,轉頭,繞過本方攻擊陣列。第二波繼續衝上來,在前人的屍體和血跡上,蓋住一層厚厚的泥巴。第三波,第四波,第五波,前仆後繼。弓箭手射得胳膊都軟了,卻不能阻止泥漿在城牆下和魚梁大道上延伸。城牆下到處是跑動的民壯,時間在無窮無盡、反反複複的搭箭、拉弓、鬆手的過程中流失。攻擊著的梯隊越來越迫近城牆,通過民壯與守軍之間的“消耗戰”,他們獲得了充足的準備時間。
油易燃,不能以水圖之。覆之以泥,立滅。居家過日子的人都有這樣的常識,李密很聰明,他先用濕泥將黎陽城根兒變成了無法點燃的沼澤地。混雜著血肉的沼澤基本成型後,民壯們抬起更多的泥巴,在距離城牆七十步外堆起數座泥山。如果守軍在交戰時再次放火,這些民壯將利用如山的泥巴破解他們的詭計。
突然,鼓聲停了,戰場上一片寂靜。運送泥巴的民壯在付出了兩千多條性命為代價後完成了任務,排起隊,緩緩地退向遠方。盾檣、雲梯、弓箭手、鐵甲軍都在距黎陽城三十步左右的地方停了下來,仰頭看向被血染紅又被煙熏黑的城牆。然後,,天崩地裂般的鼓聲再次湧起,叛軍們爆發出一聲呐喊,爭先恐後向黎陽衝來。
羽箭先於士卒的腳步到達黎陽城頭,嘈嘈切切,奏響死亡的音符。這一次的箭雨比上一次的射得還密集,守軍被壓在城垛後麵,幾乎抬不起頭來。而李密則如一個突然爆發的乞丐般,恨不得一次將口袋裏的積蓄全部揮霍掉。“射擊,繼續射,不要停下來。”他站在二百步外的安全之所,搖旗呐喊。“雲梯,雲梯也不要停。鐵甲軍,鐵甲軍衝上魚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