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虎雛 (三 上)(2 / 2)

果然,才出了中軍帳,宇文士及的嘲諷挖苦之詞就劈頭蓋臉的砸了過來。“嗬嗬,李將軍果然是個重情重義的好漢子,放著伸手可及的富貴都不要,念念不忘的卻是和唐公的叔侄之情!哎,就是不知道唐公送將軍鎧甲時,心裏想的是親情多些呢,還是價錢多些!”

“隻要我自己想得不是價錢就成了!”李旭橫了他一眼,正色回答。“受人滴水之恩,當相報以湧泉。宇文老將軍的推薦之德,李某亦不敢忘!”

唐公李淵贈金贈甲,肯定有拉攏的目的存在。這一點李旭在酒後已經想得很清楚。但他同時清醒地認識到如果沒有李淵當初的破格提拔和舉薦,也沒自己的今天。況且無論別人說什麼,自己做人原則不能放棄。

“哈,好個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但不知有人自己的前程都沒了,還能拿什麼報答別人?”

“將來的事情,將來再說。現在李某盡力為宇文老將軍打通退路,就是力所能及的回報!”李旭自知鬥嘴鬥不過宇文士及,幹脆把眼前任務扯出來招架。東征軍主帥是宇文士及老爹,他相信即使此人再渾,也不願拿老爹的性命開玩笑。

此言一出,果然堵住了宇文士及的嘴巴。雖然肚子裏有的是反擊之詞,駙馬督尉大人還真有些怕惹煩了李旭,害得對方故意出工不出力。憋了好半天,他才嘟嘟囔囔地補充了一句:“我就沒看出李淵這個人有什麼好來。明明這棵大樹都快倒了,你還藤兒般死抱著它不放幹!”

“如果李某是根藤兒,自然要早攀高枝!”李旭笑了笑,淡淡地回答。他明白宇文述父子的拉攏之意,在大隋朝,宇文家族的實力也遠遠大於李家。但他不想做藤,不想依賴別人的恩賜而活著。他想為自己爭一片屬於自己的天空。也許因為種種原因,自己注定成不了一棵參天大樹。但自己至少可以選擇做一株野草,可以不必看任何人的臉色,在陽光下自由自在呼吸的野草。

“李郎將誌向不小!”宇文士及的話怎麼聽起來嘲諷的意味都多於讚歎。

李旭聳聳肩,不跟此人繼續鬥口。國公家的子侄永遠不會理解平民小子的想法,就像他理解不了為什麼必須宣誓效忠,宇文家父子才能對自己放心一樣。

宇文士及見李旭不說話,也失去了鬥嘴的樂趣。眼下救援東征大軍要緊,那些家族之爭可以暫且放到腦後。這麼一想,他的思路慢慢又走上了正軌,沉默了片刻,低聲詢問道:“說吧,出發前需要我這個監軍作些什麼?”

“調集戰馬,能調多少調多少。”李旭點點頭,把最棘手的問題交給了宇文士及去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