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無家 (四 下)(1 / 3)

第五章 無家 (四 下)

聽了劉弘基的話,眾人無不落淚,看了看身邊漫天火光,恨不得這場大火永遠燒下去,將高句麗人燒得亡國滅種才好。

是夜,護糧軍壯士三百殺入敵營,帶傷而歸的,隻有六十三人。

是年,高句麗君臣以隋軍屍體壘起長城,沿馬砦水南岸綿延竟達百裏。被劉弘基等人從泊汋寨中救出的這支殘兵,居然是馬砦水兵敗後保留最完整建製的隊伍之一。

這支隊伍完全是憑著心中的希望在支撐,才彼此攙扶著逃出了重圍。一直衝到宇文士及麵前,大夥兒還堅信是皇帝陛下派了精兵前來相救。及看到那數千根火把和火把下三十幾個吹號角吹得臉色都開始發青的士卒,才明白此地設得不過是疑兵,其他所有援軍,已經在敵營中跟大夥見過麵了。

眾人又驚又怕,有膽小者便要奪了馬匹先走。宇文士及卻冷了臉色,拎著橫刀站在馱馬前,大聲罵道,“你們還是帶把兒的麼,救命恩人還陷在敵營裏,自己就想跑了?遼東這麼大,四處都是敵軍,你們能跑到哪去?即便跑回了中原,你們有臉麵對祖宗麼?今天大夥要麼留下來與救命恩人共同進退,要從我宇文士及屍體上踏過去。想當白眼狼奪糧食和馬匹先逃,卻是門兒也沒有!”

他平素就以口舌淩厲見稱,此時心中動了怒,話更是說得尖酸刻薄。想奪馬的殘兵人數雖然多,一時卻誰也沒勇氣上前砍翻當朝皇帝的駙馬督尉大人。僵持數息之後,又有幾十名劉武周麾下的士卒策馬趕了過來,護在了宇文士及身側。

殘兵們自覺心虛,被宇文士及用目光逼得連連後退。回頭望著高句麗人那連綿數十裏的營寨,又唯恐敵軍追過來,自己再陷入重圍。正彷徨無措得時候,忽然聽見有人朗聲說道:“駙馬大人罵得極是,我等若是現在就走,這輩子也休想在人前抬頭。況且我等都不認識路,走也走不多遠。不如等劫營壯士歸來,大夥一同殺回遼西去!”

眾人聞聲回首,隻見沃沮道軍將薛世雄騎著匹羸弱的老馬,慢慢來到火把下。在馬砦水畔大軍被高句麗人殺散後,此人帶著幾十名親衛闖到了泊汋寨中。泊汋寨能堅守到今日,全憑他在其中運籌調度。今晚大夥能成功逃離,也是全賴薛將軍看到營寨外的火光後當機立斷,下來棄寨突圍。因此,薛世雄在這支殘兵中極負眾望,聽他這麼一說,不由得大夥不暫時把各種念頭放下來。

薛世雄行伍多年,遇到劉弘基時,已經隱約覺察到前來救援的將士不多。待見到這數千支火把,立刻就明白了所謂援軍,就是半路上碰到那麼幾個人。佩服之餘,心中難免升起幾分悻悻相惜之意,當即跳下戰馬,高聲喊道:“薛某平生自詡為勇,今日方知何為大勇大智。如此大智大勇不可不敬,大夥列隊,跟我去恭迎勇士歸來!”

說罷,親自站在火把前抱拳肅立。眾軍士見薛將軍如此,也猛然想起了自己性命多虧他人所救。一個個紅了臉整隊,在薛世雄身後抱拳施禮。

須臾,劉弘基和李旭等人趕到。大敵當前,二人不敢與薛世雄過多客氣,立刻建議眾人撤軍。至於那數千支火把,則留在原地繼續發揮餘熱。連營中高句麗人不清楚到底來了多少敵軍,居然不敢來追。盡管如此,殘兵們也不敢再沿烏骨水大搖大擺地回家,而是在宇文仲的帶領下匆匆向北趕了一夜,到了天明時分,才找了一個隱蔽的山穀暫時駐紮。

那三千多人已經數日沒聞過軍糧味道,腳步一停,立刻嚷嚷著要分米做飯。宇文士及卻板了臉,隻準每夥人共領半鬥米去熬粥,至於失去了建製的散兵,則要他們自己組夥,每十人推出個夥長來,登記了名姓,才準許領取口糧。眾軍士氣得破口大罵,想動粗搶奪,卻被王元通帶著人用刀背給硬砸了回去。

“我等舍生忘死,難道救得全是些個沒良心的畜生麼?懷遠鎮距此要走八百餘裏,一天把所有糧食吃光了,你們明天就等著高句麗人來割腦袋吧!”王元通氣哼哼地咒罵,將帶頭鬧事者打得滿地亂滾。一些有理智的軍官也明白王元通說得沒錯,因此在旁邊眼睜睜地看著,就是不肯為自家弟兄出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