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國殤 (八 下)(2 / 3)

“退到哪了,你回來前!”劉弘基從親兵手中扯來李旭辛苦畫就的羊皮地圖,指著上麵東一道,西一道的墨線,語無倫次地追問。此刻,已經沒法再罵誰混蛋了,正如己方眾人昨日所料,三十萬東征大軍,把生存的希望全寄托在了這一萬石軍糧上。

“劉監軍先遣使報捷,然後宇文將軍就派了小的幾個回來。一路上馬不停蹄跑了六天,加上昨天和今天,整個過去了八日。按當時撤軍速度,此刻大軍應該已經渡過薩水,達到這….”宇文仲的手指在馬砦水南岸與泊汋口相對的一個無名山丘,低聲說道。

八天,沒有糧草供應的情況下大軍已經行走了八天,還得求老天保佑高句麗人講信譽肯承認那個城下之盟!劉弘基氣得兩眼發藍,恨不得把宇文仲抓起來用爛穀子噎死。但此刻顯然不是追究責任的時候,護糧隊能早到達一刻,三十萬大軍就有可能多回來幾個人。況且宇文述等人裝腔作勢,徐徐撤退的做法也不能算錯。如果此舉真的能騙過高句麗人,說不定大軍還有生還的希望。

想到這,他趕緊命令親兵通知眾將士,以最快速度做飯,吃完飯後立刻趕路。從已經挖出來的穀苗上,已經有士卒猜到了遠征軍瀕臨斷糧的現實。因此,大夥也理解劉弘基的想法。半生不熟地弄了些飯填飽肚子,隨即驅趕著戰馬翻越山嶺。

這一帶已經是大梁水和烏穀水的源頭,山勢頗為陡峭。半路上,不斷有馬匹踩空了石頭而折斷腿,眾人皆顧不得心疼。七手八腳將糧食卸到其他牲口背上,然後將受傷的戰馬從尺把寬的山路上推入深穀。聽著坐騎垂死之前的慘叫聲,每個人心裏都毛毛的,好像被推下去的就是自己。同時每個人心裏都期盼著,希望翻過這座山嶺,就能看見三十餘萬袍澤平平安安地出現在遠方的天際。一時間,大夥居然不像早晨剛出發時那般害怕,臉色雖然鐵青著,手腳的動作卻絲毫沒有落下。

眾人不顧性命賣力趕路,後半夜,大隊人馬終於成功過嶺。這一帶山巒雖然不能算高,卻一個接著一個。剛剛下得坡來,又開始攀另一道山梁。好不容易遇到了一個稍微平緩些的土丘,借著前半夜的月光,卻看見一座黑漆漆的營寨盤踞在大夥的必經之路上。

“是這裏了,咱們自己的營寨!我回來時還曾在此更換坐騎!”宇文仲高興地喊道,策馬就想往山上衝,卻被劉弘基一把扯住了韁繩,猝不及防,整個人差點兒掉下馬背來。

“你看看山寨,怎麼沒有任何火把!”劉弘基鐵青著臉,低聲提醒。

宇文仲一愣,瞬間明白了事情不妙。跳下戰馬,從腰間拔出一雙小橫刀,躡手躡腳摸了上去。

“來人,舉火把,展開大隋旌旗跟我上山,如有人進攻,立刻還擊!”劉弘基跳下馬背,大聲命令。如果此時山寨已經被高句麗人占據,經過這小半夜的人喊馬嘶,對方早就知道隋軍靠近了,宇文仲一個人摸上去,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

立刻有親兵上前,替劉弘基擎起大旗。被選為先鋒的一百名老兵大聲呐喊著,一手舉盾,一手擎著火把,以夥為單位分散成小股,緩緩向山坡上壓過去。出乎所有人預料,山寨當中既沒有人出來迎接友軍,也沒有人反擊,直到宇文仲的身影衝到了寨門口,也沒見到裏麵出現任何動靜。

“衝進去!”劉弘基拔出腰刀,率先跳入了營壘。偌大個營壘內空蕩蕩的,地麵上,被人丟棄的兵刃映著冷冷月光,照得人心底發寒。有人將火把拋入木頭和茅草搭建的臨時住所內,借著躍起的火光,看到各種各樣的羽箭插滿了門窗和屋頂。

“這被人偷襲過,敵軍已經撤了!”宇文仲衝進去轉了半個圈,跑回來說道。

“先檢視全營,看看有什麼痕跡留下!”劉弘基低聲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