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相視而笑,諸般尷尬一揭而過。劉弘基見李建成提起其弟,笑著問道:“世民最近如何,還是那般嗜武麼?”
“豈止是嗜武,簡直就是武癡。才來懷遠幾天,他和婉兒兩個便把好端端的一個後花園給平了,硬是開成了一個演武場!”提起自己得弟弟,李建成連連搖頭。話語裏雖然充滿了責備之意,愛憐的表情卻不由自主地在臉上流露出來。
“婉兒,她也習武?我記得上次拜見世伯的時候,婉兒正在學班氏的《女誡》!”這回輪到劉弘基驚詫了,在他印象中,李建成的妹妹李婉兒是個非常文靜的小女孩,見人從來都是笑不露齒。
“那是多少年前的事情,自從世民開始習武起,婉兒就陪著一起學,到了現在,甭說同齡女子,一般少年都不是她的對手!”李建成笑著搖頭,語氣聽起來卻帶著幾分自豪。
一切話題都是家事,李旭雖然在一旁插不上話,但也能看出來李建成和弟弟、妹妹之間的感情非常好。在李旭很小的時候,他哥哥李亮就戰死在遼東,所以他心中對兄弟之情甚為渴望。見了李建成臉上真摯的表情,心裏對此人的好感不覺又多了幾分。
“天色尚早,不如我們去花園看看世民,他也很想念弘基兄呢!”聊了一會兒家事後,李建成笑著提議。
“也好,多年不見了,不知道小家夥長高沒有?”劉弘基笑著答應。
這回見的不是女眷,李旭自然在被邀之列。三人談談說說,且聊且走,不一會兒來到後花園外。隔著照壁,就聽見了裏邊的蕭蕭風聲。
“這就是了,除了他,誰也不好拉弓拉得這麼上癮!”李建成搖頭,笑歎。命令仆人不要通稟,徑自帶了兩個朋友闖了進去。
李旭急行數步,從建成身後向前觀望,隻見一個尚未束發的少年正在彎弓射靶,不知道準頭如何,靶子的位置卻放在七十步之外。少年旁邊,是個年齡和自己相仿的妙齡少女,手裏不像傳說中大戶人家女子般拿著一柄團扇,而是握了雙鼓錘,正隨時準備為少年擂鼓助威。
聽門口有腳步聲響,正在射箭的少年沒有抬頭,先將手中羽箭放出去,然後看都不看地問道:“大哥怎麼有空來了,難道你今天肯跟我比武了麼?”
“大哥怎麼來了,今天不忙麼?”少女注意到了自家兄長旁邊還有外人,放下鼓錘,上前問候。
“我得幫爹處理一大堆事,哪有功夫陪你練武。有人來看你了,不知道你們兩個是否還記得!”李建成笑了笑,向弟弟和妹妹提醒。
“有人來看我?”持弓的少年抬起頭,明亮的眼睛流星般在劉、李二人身上打了個轉,隨即扔下角弓,大笑著跑上前來。
“原來是弘基兄,多年不見,大兄可是黑了!”少年一邊施禮,一邊喊道。
“見過世民賢弟,見過婉兒妹妹!”劉弘基趕緊上前半步,向正在以平揖相拜的李氏姐弟還以平揖。
“他們說有貴客登門,我還驚詫是哪個膽大的貴客,居然敢到邊塞之地來看爹爹,原來是弘基兄。這幫愚蠢的家夥,弘基兄是自家人,又怎能算客!”李世民年高興地叫道,稚嫩的麵孔因為過度興奮而變成了粉紅色。
“我還帶了個兄弟,是你的同族,年齡好像比你大兩歲!”劉弘基笑著把李旭扯過來,介紹。
李世民和李婉兒聽了,立刻笑著上前問候。李旭豈敢讓兩個國公的子女給自己行禮,趕緊搶前半步,拱手道:“上穀李仲堅見過二公子,見過大小姐!”
從服色上,李家姐弟已經看出對方沒有功名在身,所以也隻能虛攏雙手,以半禮相還。三人剛剛互相見禮完畢,世民立刻上前拉住劉弘基的胳膊,大叫著請求:“弘基兄走南闖北,武藝肯定又精進了。不如下場指點小弟幾招,以慰小弟思兄之苦,如何?”
注1:李婉兒,即平陽公主,李淵的十九個女兒之一,與建成,世民,元吉三人為同母所生。宋代後修史,女子不記錄名字,因此史上僅留其名。清末演義中稱其為李婉兒,黃易先生杜撰其為李秀寧。李淵起兵時,李世民十九歲,而平陽公主已經出嫁多年。所以,應為世民之姐而非其妹。
國慶長假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