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這話,正在望著河麵沉思的劉弘基眼睛突然一亮,回過頭來,低聲說道:“你是說,殺回馬槍?”
李旭的分析剛好和他的想法不謀而合。但馬賊們人數太少,隨便一個部落的兵馬追上來,都是馬賊們的五倍以上。正麵交手,大夥根本沒有取勝的可能。
“我想,能不能就在河對岸設伏?”李旭點點頭,試探著建議。在楊夫子留下的筆記中有很多以寡擊眾的戰例,其中有一個的戰例與目前的情況非常相似。銅匠師父和他分析這個戰例時,對越公楊素當時的布置拍案叫絕。
“半渡而擊,的確是個以少打多的好辦法!”劉弘基再次上下打量了一遍李旭,大聲讚道。這也是他剛才的想到的一招破敵之策,隻是,他今年已經三十歲,而李旭的年齡隻有他的一半。
如果說兩人不謀而合的想法讓劉弘基感到震驚的話,李旭接下來說的建議更讓他矯舌不下。指了指河對岸那齊腰深的牧草,李旭低聲補充:“如果讓不能上陣的傷號躲在草叢後搖旗呐喊,多紮草人,多置旌旗,再胡亂射上幾百支箭……”
“如果我是阿史那卻禺,前天定把你一刀砍了!”劉弘基用力拍打著李旭的肩膀,用馬賊們特有的語言褒獎。
“所以怎麼說蔫人有壞主意呢!”剛好拉著馬經過的吳黑闥笑著給出對李旭的最新評價。
過了河後,劉弘基把幾個頭目召集到一處,重複了一遍李旭的建議。眾人轟然稱妙,你一言,我一語地將這個計策補充完整。
眾人當中,劉弘基、吳黑闥兩人武功最佳,他們各帶著二十名馬賊負責斜向攻擊敵軍兩翼。張亮和牛進達在眾人當中箭術較為出色,帶著三十名弟兄負責正麵,先用羽箭製造混亂,然後從正中突破,將敵軍向水裏壓。剩下二十幾個能戰的弟兄歸劉季真率領,他是一陣風團夥的寨主,居中調度,隨時接應其他幾路弟兄的任務是他當仁不讓的職責。還有十幾個無法提刀上陣的傷號,劉季真把他們聚攏到一起,交到了李旭的手上。
“你年齡小,身上還掛了彩,待會兒就別拔刀子跟人拚命了。主意是你出的,怎麼糊弄敵人也理應歸你負責!”劉季真拍了拍李旭的肩膀,低聲命令。
“我可以上陣!我可以射中一百二十步之外的烏鴉,我還可以……”李旭大聲抗議。眾人在安排任務時,都主動避開了迷惑敵人這個角色。被才認識不到一天的馬賊們如此照顧,他心中的非常感動無以複加。
“我是大當家還是你是大當家!”劉季真佯裝憤怒地板起了臉,大聲訓斥,“速去綁紮草人,製作旌旗,違令者,斬!”
“哄!”男人們大聲哄笑了起來,明快的笑聲驚起成群的水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