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2 / 2)

羊肉泡饃的烹飪技術要求很嚴,煮肉的工藝也特別講究。其製作方法是:先將優質的牛羊肉洗切幹淨,煮時加蔥、薑、花椒、八角、茴香、桂皮等佐料煮爛,湯汁備用。

饃,是一種白麵烤餅,烤餅的麵必須是死麵,吃時將其掰碎成黃豆般大小放入碗內,然後交廚師在碗裏放一定量的熟肉、原湯,並配以蔥末、香菜、黃花菜、黑木耳、料酒、粉絲、鹽、味精等調料,單勺製作而成。

牛羊肉泡饃的吃法也很獨特,有羊肉燴湯(水盆羊肉),即顧客自吃自泡;也有幹泡的,即將湯汁完全滲入饃內。吃完饃、肉,碗裏的湯也被喝完了。還有一種吃法叫“水圍城”,即寬湯大煮,把煮熟的饃、肉放在碗中心,四周圍以湯汁。這樣清湯味鮮,肉爛且香,饃韌入味。如果再佐以辣醬、糖蒜,別有一番風味。是一種難得的高級滋補佳品。

關於羊肉泡饃還有一個傳說,相傳宋太祖趙匡胤落魄時,流落西京,正值寒冬,饑渴難耐,囊中隻有一餅,餅冷口幹,難以下咽,街邊一家賣羊肉湯的老板,見之不忍,給了他一碗熱氣騰騰的羊肉湯。趙匡胤將餅掰碎泡入,吃完頓覺神清氣爽,豪氣衝天,一掃頹廢心情,踏上征程。

登基以後,嚐遍世間美味,心中獨獨放不下記憶中的羊肉湯泡餅,傳令廚房仿製,近百廚師苦思冥想,才定下做法,就是現今的羊肉泡饃。據說老趙吃後龍顏大悅,成為每天定點菜品,廚師長封了萬戶侯,估計是世界上首位因為推動飲食文化發展而封侯的人,可惜沒法考證,要不華夏又多了一個世界最早。

“客官來點什麼?”夥計笑著問道。

“來一碗,不來兩碗羊肉泡饃!”張子健正打算說一碗,心中忽然一動。

夥計用奇怪的眼神看了張子健一眼,“客官你確定兩碗?”

“兩碗,我說的普通不標準嗎?”張子健笑著問道。

“標準,標準,非常標準!”夥計點著頭走了出去。

張子健抬眼向四周望去,頓時愣住了,現在明白為什麼夥計要用那麼奇怪的眼光看他。

他看見眾人皆蹲坐在凳子上,人人端一碗,熱氣騰騰,個個埋頭不語,一盞茶功夫,饃盡湯幹,還意猶未盡的砸吧砸吧嘴,泡饃味道厚重,確現北人豪爽本質。

不過這個不是關鍵,而是他們手中的碗,那還叫碗嗎?尼瑪應該叫小盆才合適。現在想改口已經來不及,隻能幽怨的看著那一個個小盆在眼前晃蕩。

兩個硬麵鍋盔擺在嶽鬆麵前,還有兩個大碗,張子健有些疑惑的看了看夥計,夥計笑著說道,“客官看來您是頭一次吃泡饃,我跟您說一下,再吃泡饃之前,得把“托托饃”也就是這個鍋盔掰成碎塊。掰饃講究越小越好,這是為了便於五味入饃。然後再由烹飪師烹調,煮饃講究以饃定湯,調料恰當,武火急煮,適時裝碗,以達到原湯入饃,饃香撲鼻的要求。”

張子健這才明白怎麼回事,於是拿起一個硬麵鍋盔,掂量了一下足有半斤重,將兩個鍋盔掰成了小塊,夥計拿著小盆走了下去。

等了十幾分鍾,夥計回來笑著說道,“客官您的羊肉泡饃來了!”將兩個小盆放到張子健麵前,熱氣騰騰,香氣撲鼻,乳白色的肉湯配上綠瑩瑩的蔥花,開上去真的讓人胃口大開。

“客官您慢用!”,夥計說完這句話走了。

香味確實撲鼻,這個時候一條綠色的小蛇出現在桌子上,嘴裏嘶嘶的叫了兩聲,抬起頭竟然湊在碗邊,吃起來。

旁邊的吃客和夥計們簡直看傻了,一條青蛇吃羊肉泡饃,這個實在少見,不,不是少見,而是頭一次見。

過了一會兒,有人低聲嚷嚷,“看見沒有,看見沒有,那那條小蛇把所有的泡饃都吃了,真了不起,這蛇還真神了!”

“是啊,是啊,我從來沒見過這樣的青蛇,太神奇了”

店裏的食客議論紛紛,小青吃完羊肉泡饃,竟然很擬人化的打了個飽嗝,搖搖晃晃爬到張子健的脖子上,伸出蛇信子舔了舔,又將舌頭在張子健的臉龐蹭了蹭,以示親熱。

這一舉動讓更多的人詫異和震驚了。

“不會吧,這條蛇通人性?”

“自古有白蛇傳的傳說,這有什麼好奇怪的!”

“太神奇了,我要拍下來傳到網上,點擊率肯定杠杠的!”

就在人們議論紛紛的時候,有幾個人橫衝直撞闖進來,夥計急忙走過去,“客官要吃點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