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二)(2 / 2)

如所雕水如仙簪,玲成奇巧,花托下莖枝細如毫發而不斷,顫巍巍地顯現出花之嬌態,真教人難以設想這是用玉石雕成的。

陸子岡是用什麼工具把玉器雕刻得如此纖巧,至今還是個不解之謎。

而且,他琢玉非常講究,有所謂“玉色不美不治,玉質不佳不治,玉性不好不治”之說。要知道,玉質越佳,往往硬度越高,雕刻的難度越大。據陸子岡自己說,他手下絕活皆出於獨創之精工刻刀之“吾昆”。但這“吾昆刀”,他從來秘不示人,操刀之技也秘不傳人。

陸子岡技壓群工,盛名天下。皇帝明穆宗朱載聞知後,特命他在玉扳指上雕百俊圖。

他沒有被難住,竟僅用幾天時間完成了,在小小的玉扳指上刻出高出疊巒的氣氛和一個大開的城門,而馬隻雕了三匹,一匹馳騁城內,一匹正向城門飛奔,一匹剛從山穀間露出馬頭,僅僅如此卻給人以藏有馬匹無數奔騰欲出之感,他以虛擬的手法表達了百俊之意,妙不可言。

自此,他的玉雕便成了皇室的專利品。

就這塊玉佩刨除雕工,還有玉本身價值不說,就憑子崗這兩個字,就值上百萬。

錢濟水其實沒有說出這塊玉佩的真實價值,如果真要賣,伍佰萬以上妥妥的。

錢濟水眼睛死死盯著一塊玉佩,這塊玉佩從造型上還有品相來看,必定是宮中物品無疑。

能把這麼值錢的東西,當不是玩意的扔出來,替陌生母女還債,首先說明這個年輕人手中還有很多好東西,這個東西根本無所謂。

在有可能就是,這個年輕人不識貨,可不識貨能說出這塊玉佩就當還債的話語,說明這個年輕人知道這塊玉佩的價值,說以這個可能不存在。

再有一個可能,這個年輕人很可能是當朝貴胄子女,根本不當回事,不過根據王連懷(刀疤臉)的描述,相貌平平,衣著普通,身手相當不錯,住在一晚四十元的小客店裏。

這個可能似乎也是不可能。

那麼剩下唯一的可能,那就是最開始的可能,這個年輕人身上還有很多好東西,能有這麼多的好東西,絕對不是什麼祖上傳下來,唯一的可能性就是這個年輕人發現了一處寶藏,一處巨大的寶藏。

他已經想到了一個人,那就是魏忠賢,相傳魏忠賢為了謀朝篡位,積累一大批寶藏,隱匿在某個地方,等著將來造反時候來用,可是沒等到那個時候,就被崇禎皇帝流放去守皇陵,後來準備殺掉這廝,沒想到魏忠賢提前知道消息,幹脆自縊身亡。

不過還有一個小道消息,那就是魏忠賢曾經跟崇禎皇帝上書,情願用錢買命,折子上還有詳細的珍寶明細,而且都是稀世奇珍價值上億兩白銀。

可沒想到這個折子還沒有到崇禎皇帝的龍書案前,殺魏忠賢的詔書已經下發,魏忠賢大勢已去,幹脆自掛東南枝。

等魏忠賢的折子到了,崇禎皇帝曾經派人去追下發的詔書,可已經遲了,就這樣這處寶藏到底在哪裏,誰也無人知曉。

崇禎時候天下大亂,北有女真叩關,東有闖王作亂,西有張獻忠入川,崇禎皇帝經常為軍費發愁,曾經長歎道,“若汝有魏忠賢寶庫,何愁之有!”

難道這個年輕人發現了魏忠賢的寶藏?錢濟水心中暗暗想到,同時將手中的玉佩抓的更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