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二)(2 / 2)

“鍾公子,您看您說的,讓您滿意這是我們唯一的目標!”常經理笑的,臉上的皺紋瞬間綻放,就像一朵老菊花。

張子健喝了一口湯,細細品著,這是什麼湯,不是雞湯,也不是鴨湯,更不是鵝湯,難道是一種飛禽?正暗自猜測的時候,常經理笑著說道,“不知道這飛龍湯合不合張公子的胃口?”

飛龍湯!張子健聽見常經理說道,心頭微微跳了一下。

飛龍便不是真的在天上飛的龍,而是東北的特產榛雞,體型像鴿子,體重最大不過九兩,其肉芳香鮮美,用以做湯無須佐料,在清代是進貢皇宮的貢品,因而被賜名飛龍和歲貢鳥。

由於現在環境的變化,還有大量的撲殺,先進所存的飛龍已經很罕見,並且被列為國家保護動物。

此湯鮮美無比,真不愧為天上龍肉,地上驢肉啊!

說實話這三道菜一道比一道鮮美,一道比一道昂貴,常經理說四道菜,還有一道菜是什麼,張子健心中還真充滿了期待。

孔夫子說的真對,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眾人將飛龍湯喝完,常經理嘴角露出一絲神秘的笑容,“下麵我隆重為大家介紹第四道菜!”,說完這句話,快步走到銀色小餐車旁,一伸手將上麵覆蓋的布子扯掉,露出了下麵的東西,張子健看到這個東西愣了一下。

隻見在銀色小餐車正中央,有個小圓洞,在小圓洞上有個毛絨絨的東西正在不停地晃動,一雙大眼睛裏麵露出恐懼,皺巴巴的臉上露出擬人的祈求,嘴上被綁了一個銀光燦燦的銜枚,無法發出聲音,隻能徒勞的不停晃著腦袋……

這是一隻活生生的猴子,被固定在了銀色餐車上,張子健立刻想到下一道菜是什麼,猴腦!

華夏有九大殘忍菜,而猴腦排在首位。食用猴腦多以生食,吃猴腦的餐桌中間開一洞,其大小恰好可穿進猴頭。待猴頭伸出桌麵時,將活猴的頭骨擊出洞,再淋上熱油,用銀勺挖出腦髓,即可食用。此時猴子尚未死去,哀嚎之聲,撕心裂肺。

傳說吃猴腦起源明末清初,吳三桂引清兵入關,為了取得作戰勝利武將們把活猴關在籠中,當場用小榔頭擊破猴頭,取其腦漿食用。

後來流傳到廣東一帶被民間修改成為“吳三桂引清兵進粵後,其武將為顯示其“神武勇猛”,把活猴關在籠中,當場用小榔頭擊破猴頭,取其腦漿食用。”

吳三桂旗下將領食用猴子的原因在曆史有明確記載,因為漢人信奉佛教、而清兵信奉薩滿教。猴子是佛教的護法神之一,食用猴子在佛教上是極大的罪孽,“永不超生”。

吳三桂旗下將領食用猴子是為激勵自己以死拚殺的決心,風水學上講,這是為了“棄佛從魔”保佑戰爭勝利。猴子在風水學上是可以溝通神明的聖物。吃猴子則是決斷世間一切神明護佑。

根據《閑談茶音錄》記載吃猴子的人,因為“棄善從惡”“棄佛從魔”最終將斷子絕孫。清吳三桂手下所有服用猴腦的將領的子孫在清代“三藩之亂”後,都被滿門抄斬無一幸免。

此刻鍾令凱竟然要吃猴腦,張子健不禁打了個冷戰,這廝是不是有些太殘忍了。

鍾令凱看了看餐車上的猴子,笑了說道,“常經理我可要說你,你怎麼把猴子的嘴堵上了,你這樣做可是有虐待動物嫌疑啊!”

“啊,鍾公子說得對,說得對,快把猴子的嘴放開!”常經理急忙說道。

有人過去將猴子嘴裏銜枚取掉,張子健看了看鍾令凱,這廝嘴角帶著一絲微笑,可是這微笑中卻帶著猙獰,就像一個蟄伏的猛獸聞到了鮮血的味道,眼睛裏麵閃爍著殘忍。

這個家夥將猴子嘴放開,是想聽猴子臨死前痛苦的慘叫,張子健看著鍾令凱暗暗說道。

鍾令凱轉過頭看著張子健笑著說道,“子健,猴腦可是無上的美味,你千萬不能錯過哦!”,雪白牙齒在燈光下折射著光芒,就像看見獵物的猛獸,亟不可待的亮出自己的獠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