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交趾,天上下火,地下流血。
“哈節”那一天,大宋交趾路經略安撫使、康王趙構遇刺身亡,大宋軍隊怒火滿胸,發動了異常殘酷的報複行動。殺戮從升龍城開始,向整個交趾路蔓延。十天不到,京族被屠殺二十萬,其它民族也受到了牽連,死了很多人。二十五日,劉琦下令,交趾路各級將領要約束手下士兵,一切以民族團結為重,不得再擅動刀兵。
到了這個時候,以京族為主的遷徙也進入了尾聲,交趾路內京族人的數量已經大大少於漢族,想做些什麼,力量也不行了。
李天祚的頭顱被連夜送往京城,康王殿下的遺體也於昨日起運,沉悶的升龍城在煩躁不安中,等待著聖上的旨意。
六月底的三天,連續來了三波使者,傳達聖旨:
第一道聖旨:神武軍團升為一線軍團,駐防交趾路,李顯忠為軍團都指揮使;交趾路都轉運使、升龍府知府洪皓試交趾路經略安撫使。虎翼軍團上護軍蘭德言、虎賁軍團中軍第一軍第二營指揮使、帶禦器械鄭七郎,褫奪一切官職,第二營全體官兵,並入神武軍團,著李顯忠妥善安置。
第二道聖旨:趙構遺體由陸路返京,令在升龍城內,建立殉國烈士紀念塔,鐫刻烈士姓名於上,祭奠死難烈士。
第三道聖旨:欣聞李天祚授首,交趾路悉平,朕心甚慰。封劉琦為國公,蘭德言為郡公,李顯忠為郡公,其餘立功人員,待樞密院核實再行封賞。
宣讀第三道旨意的人選居然是虎翼軍團都虞後楊欽,而且,楊欽還帶來了一封官家的禦筆手劄。
劉琦起身,望北叩拜,雙手接過書信,展開觀看:“金甲天神向朕傳達昊天大帝諭旨,闍婆國東南約兩千五百裏,有宋州,宋州東南三千裏有唐州,皆上天賜給大宋的聖土。宋唐二州,疆域與我大宋領土相當,土地豐饒,現為少數蠻夷所占,今我不取,他日必為別人所取。愛卿可選拔精銳戰士,下南洋,取宋州。沿途巡訪各國,傳達天朝福音,令其各安本分,不得造次。朕於京城,翹首待佳音也!”
劉琦看完,一頭霧水,信中並無不可對人言者,順手遞給蘭德言、李顯忠,拉著楊欽坐了,道:“京城如何?”
楊欽抱拳拱手,賀道:“祝賀大帥高升國公,大喜之日,豈能無酒?”
劉琦一拍腦門,笑道:“嗨,竟把這事忘了個幹淨。來人,準備酒宴,為都虞後接風!”
四人互道恭喜,楊欽再道:“噩耗傳到京城,滿朝震驚,太上一病不起,聖上連續三天,衣不解帶,親奉湯藥,我離京之日,太上病情已經有了起色。蘭兄怒而殺賊,雖說人死的多些,到底還可以理解,並未聽到言官彈劾之事。京城公論,蘭兄是有情有義的漢子,交趾人死的稍微多些,多就多吧。相信用不了半年,蘭兄就會起複的。不過……”
楊欽賣了個關子,喝了一小口茶,接著說道:“不過,官家再三囑咐,大帥南下,要備足給養,乘大船,用精兵,既要讓南洋各國怕了我大宋,又要找到傳說中的宋州。一切為安全為上,量力而行,即使一次不成,還有下次。”
蘭李二人正在沉思,稍微頓了頓,劉琦道:“這事,是在是有些蹊蹺,難道……”
劉琦的話沒說完,意思大家都已明了:難道就因為一個夢,就去尋找隻不定是否存在的宋唐二州?這也太兒戲了吧?
蘭李二人抬頭,瞧著楊欽,也是一樣的心思。
楊欽道:“當時,我也是這麼想,官家似乎看破了我的心思,淡淡地說:不該操心的事情少操心,做好你們的本分也就是了。現在想到官家的表情,我還冒冷汗呢!不信啊,不信可以來摸摸,龜兒子才說謊呢!”
楊欽扯衣服讓人摸,卻沒有人有這個興趣,李顯忠笑罵道:“若是嫂夫人,細皮嫩肉的,手感一定不錯,咱摸就摸了,楊兄嘛,還是省省吧!”
“你敢!”楊欽急忙說道。
三人大笑,楊欽也跟著笑起來。
官家說話越是淡泊,就表示官家心中越發在意,既然官家已經下定了決心,那麼,就要不折不扣地執行。十年了,官家還沒有做過錯的離譜的事情,也許,這一次也是不錯的。
從第二天開始,整個軍團開始為即將到來的遠航,做著周密的準備。事無巨細,劉琦都要過問,軍事上的事情暫時交給楊欽負責,官家派了楊欽過來,當然就是讓他接手這些事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