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交趾(三)(1 / 3)

趙構知道這個人,沈正聲是靖康二年的進士,因為相貌醜陋,有礙觀瞻,被趙鼎打發到中書省做了一名小官。靖康五年六月,伏闕上書,羅列了聖上十三條罪狀,以大膽狂妄轟動華夏。據說,聖上多次想殺這個沈正聲,都被趙鼎保了下來。靖康六年八月,楊麼叛亂台灣被平定,聖上派這家夥到台灣做了一名大宋管理地域最大的知縣。一個連聖上都不怕的人,又豈能怕了他趙構?

趙構也不和他爭辯,辯勝了臉上無光,敗了卻是顏麵掃地啊!瞧著這個掛金魚袋的知縣,道:“台灣糧食是否能自給自足?”

沈正聲道:“去年結餘一萬石,今年還能更多呢!”

嗯,看來這個人還是有些本事。

趙構道:“台灣島可以安置多少人啊?”

“下官過海拜望安撫使,就是想把所有的交趾人都安置到台灣去。咱們那裏什麼都不缺,就是缺人;多了不敢說,五十萬人還是沒問題的!”

趙構微笑頷首,又勉勵了兩句,由官員們陪著,進城安歇!

據說幾天之後,還會有一場風暴,海路走不通,趙構隻能選擇陸路。把能搜集到的馬匹全部湊到一起,鄭七郎一看,鼻子好懸沒氣歪了:這都什麼和什麼呀!馬三百多匹,基本都是毛很長耷拉鬃的瘦馬,還有一百多毛驢,最後就是幾十頭用來充數的騾子。如果帶著這些東西一起上路,開出三十裏之後,指不定誰騎誰呢!這怎麼行,堂堂的殿前班直,大宋虎賁,騎著這些東西到交趾去,恐怕交趾還沒到,手下的兄弟們都羞死了。再說了,這也不夠用啊!

七郎很生氣,直接找到廣州知州衙門,大鬧一氣,知州陪著笑臉,耐心解釋:這裏不是汴梁城,是廣州,貧窮落後,本來就缺馬,現在這個樣子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馬隻有這麼多,如果您在給幾天的時間,下官派人下到縣裏,六百匹也許能湊齊的!大官人先消消氣,咱們再想辦法吧!官府方麵就是這個情況,隻能從民間想辦法了。廣州最大的車馬行是京城曹家千裏馬行開的分號,如果他們肯於幫忙,情況就會大大不同了。

鄭七郎大馬金刀地坐著,把班直的氣勢擺足,眼睛一瞪道:“還不派人去辦?”

知州笑道:“大官人有所不知,這個曹家千裏馬行來頭不小,根本不太在乎本地的官員,就是下官拚了麵子親自去說,趕上人家心情,給下官麵子,也弄不來那麼多好馬啊!下官愚見,還是大官人親自出馬,都是京城的鄉親,再說大官人的威名哪個不知哪個不曉啊?您這兒一去,還有辦不成的事情?”

七郎到底年輕,一想還真是這麼一回事:我是誰啊?誰是我啊?我是當朝宰相的衙內,虎賁軍團指揮使、帶禦器械,再過幾個月就是駙馬都尉,京城裏不知道我鄭七郎的大概也數不出幾個來,還辦不成這麼一點小事?七郎豪氣滿胸,跟著知州就來了。

曹家千裏馬行很氣派,院子裏車多馬多,而且都是好馬!粗粗一看,就有百八十匹。如果他們肯於幫忙,湊一兩百匹馬出來還不是玩似的?

趕巧了,掌櫃的就在,而且一看鄭七郎,不用介紹,過來見禮道:“哎呦,這不是鄭大官人嗎?這話是咋說的,您有事吩咐一聲,咱立馬就過去伺候著,怎麼您還親自來了!”

七郎一笑,道:“你認得我?我怎麼不認識你啊?”

“嗨,您怎麼可能認識我呢?”掌櫃的笑道,“您是誰,我是誰啊?快,大官人裏麵請,知州裏麵請!”

來到裏間,喝過香茶,七郎把來意一說,店鋪掌櫃的曹興南,就是曹千裏老東家的四兒子,笑道:“哎呀,這個事情還真不好辦。照理說為了國事,我們曹家應該盡最大的力量,沒有官家的好政策也就沒有我們的今天,您看我這兒的馬好像不少,可都已經排滿了生意。我算算,嗯,最多可以借給您五十匹馬。”

七郎的大黑臉拉的老長,哼了一聲,道:“我鄭七郎的麵子小,康王殿下呢?殿下若是生氣了,在官家麵前隻要提一句曹家唯利是圖,不把國家朝廷放在眼裏,我看啊,今天這家店鋪還是曹家的,明天還不知是誰的呢!”

曹興南又是一笑,道:“康王若是發下王令,我們二話沒有,把所有的生意都推了,也給您湊六百匹馬出來,但是,如果事情這麼辦,恐怕大官人的麵子也過不去吧!”

聽他的話不是沒有馬,而是條件不合適啊!

鄭大官人耐著性子,壓著火氣,道:“你個混賬東西,在和我談生意?”

“不敢,不敢!”

眼前的曹興南,一看就是那種老奸巨猾的家夥,嘴上說著不敢,眼睛裏的故事著實不少啊!

七郎慢吞吞地說道:“你也知道,我有一個兄弟,叫嶽雲的!對,沒錯,就是嶽公府的大衙內,他的脾氣不好,非常不好,動不動就打人,砸人家鋪麵,哎呀,我勸了多次,他就是不聽我的!我回到京城,隻要把今天的事情一說,我那兄弟就會到你們所有的店鋪裏麵耍大錘,這個砸了東西還好說,傷了人就不好了。聽說,你們曹家老爺子今年也有七十了,你這個當兒子的不為自己著想,也要為老爺子想想啊!”

曹興南笑得更加燦爛,道:“如果今天是嶽大官人到了,我二話不說,想拿什麼給什麼。話又說回來了,今天不是您鄭大官人來了嗎?您馬上就是駙馬了,自然不會象嶽大官人那樣胡來的,您說是不是?”

這樣的人,還真是難對付啊!

七郎道:“說說你的條件。”

曹興南擊掌大笑,道:“您看,駙馬就是駙馬,能做駙馬的人都是幾輩子行善積德修來的福氣,駙馬這麼體恤我們這些做小本生意的人,感激的話咱就不多說了。您既然沒有馬,就由我們曹家送大官人六百匹好馬。也許比不上您原來騎的戰馬,但是您可以比較一下,絕不比神武軍團騎兵的戰馬差。這是昨天剛剛到的貨,出自涼州的好馬啊!您看這麼做成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