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天道(3 / 3)

“據說是一個叫鍾相的草民,此人僭稱楚王,依靠妖術迷惑百姓,手下還有八個徒弟,號稱八大聖使作為爪牙!”

趙桓勃然大怒,奮力擊打著床榻,罵道:“常德府一府三縣的官員都是幹什麼吃的,為何不上奏?傳旨,立即將他們鎖拿進京,朕要宰了他們!”

張邦昌看看李綱,示意李綱說上幾句。官家盛怒之下,隻由他一個人來說,怕觸了龍鱗!

李綱極為痛心,道:“兩名知縣降賊,其餘的官員,包括他們的家屬在內,都被反賊殺了!”

這些人手段恁地毒辣,竟然連老人和孩子也殺嗎?

趙桓急怒攻心,“哇”地吐出一口血來。眾宰執大驚,疾呼太醫。眨眼的功夫,趙桓全身都是汗,覺得好了許多。趙桓吩咐讓太醫先在殿外候著,平靜了一下情緒,問道:“你們商量出辦法沒有?”

知樞密使院事張叔夜回道:“跟據嶽州奏折,反賊有戰鬥力的不過三五千人,臣以為,派荊門軍、漢陽軍南下,武岡軍北上,三隻軍隊合在一起將近兩萬人,再加上附近州縣的廂軍,應該夠使的了。從三軍指揮使中提拔一人,給一個宣撫使的名義,定能剿賊。如果陛下不放心,於宰執中派一人前去,也是適當的。”

曆史上的鍾相、楊麼造反,應該發生在四年之後,時間持續了六年多,反賊最盛時,兵力二十萬,波及洞庭湖周邊的十幾個縣。這可不是輕描淡寫就可以剿滅的反賊。

趙桓搖搖透頭,道:“不行,必須以霹靂手段,把叛亂平息下去。來人,命嶽飛速來見朕。”

內侍裴誼答應,急匆匆去了。

趙桓再道:“朕的意思,還是派嶽飛去。朕一直把嶽飛留在身邊,就是預備應付突發事件的。嶽飛資曆太淺,恐難以服眾,就給他荊湖南北兩路製置使的頭銜,諸位卿家以為如何?”

張邦昌沉吟良久,道:“如此一來,升遷速度太快了,恐怕引起物議!”

李綱也道:“張相之言甚是,臣請陛下深思熟慮!”

趙桓揮手道:“兩位愛卿的心思,朕豈能不知?怎奈,此事非嶽飛不可,朕不會看錯。軍情緊急,就這樣定了。你們看看,還有什麼需要向嶽飛交代的,想得深一些!朕先歪一歪,嶽飛到了,叫醒朕!”

半個時辰不到,嶽飛全身甲胄,走進大殿!

甲葉聲甚是響亮,趙桓不須人叫,已經醒了。張叔夜將情況簡單介紹了一下,趙桓道:“擬旨:令嶽飛權荊湖南路、荊湖北路製置使,兩路文武官員悉歸節製,許便宜行事!來人,把‘定國劍’取來!”

殿內所有的人聽到“定國劍”三字,都不由一驚。宰執們麵麵相覷,嶽飛也十分惶恐,等著宰執們拿主意!

大宋國有兩把神劍,一把是太祖皇帝的佩劍,名曰“開疆劍”,另一把就是太宗皇帝的配劍,名曰“定國劍”。開疆劍由內侍捧著,每日上朝時在官家身邊伺候,而定國劍則懸掛在官家的寢宮福寧殿內,是為永例!這兩把劍,早已不再是單純的劍,已經成為天下的神器,已經成為大宋皇權的象征!

難道,這樣的劍,官家要賜給嶽飛?所有的宰執都看著嶽飛,目光中透漏的信息完全一致:嶽飛必須力辭!

裴誼捧著神劍來到龍榻前,道:“陛下,定國劍在此!”

“不要那麼看著他,嚇壞了朕的大將軍,朕可是不依!”趙桓一頭說著,一頭緩緩起身,兩腿搭在床外光著腳,定定神,方道:“拿劍來!”

“朕,大宋天子趙桓今將定國劍賜予嶽飛。盼卿內安社稷,外禦強敵,勿失朕望!嶽飛接劍!”

嶽飛伏地叩頭,道:“國之神器,臣焉敢受?請陛下收回成命!”

宰執先後跪倒,道:“請陛下收回成命!”

趙桓展顏一笑,道:“不過就是一把劍,用得著這樣蠍蠍虎虎的?朕意已決,卿等毋庸再勸!嶽飛接劍!”

嶽飛真的怕了,即使在戰場上麵對生死,也未有過這樣的感覺!

嶽飛堅辭不受!

趙桓喝道:“大膽嶽飛,敢抗旨不成?”

官家怒了,話也說得挺重。嶽飛抬頭茫然地望著宰執們,見再無轉圜餘地,隻得跪上前,接過定國劍。嶽飛的手在顫抖,汗水濕透了征袍,仿佛在舉著一座山!

當天夜裏,嶽飛率領五千訓練未久的騎兵,踏上征途!